近日,浙江正式发布全国首个直播间运营省级地方标准《绿色直播间运营规范》,从“人”“货”“场”三要素出发,规定了“绿色直播间”运营的基本原则、营销管理要求、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此前,当地遴选出首批300家直播间纳入省级“绿色直播间”培育库,通过典型选树和梯队培育,为规范直播行业秩序带来了新气象,对各地促进直播行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注入了更多动能。但由于法律法规制定有一定滞后性,各种直播乱象也备受关注和讨论。具体来说,恶意竞争、数据造假、内容恶俗等现象屡见不鲜,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破坏了网络生态;虚假宣传、商品低劣、售后缺位等问题层出不穷,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到自身健康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无法管理。从早期追逐“流量至上”,到如今注重“留量为王”,网络直播行业亟待更加规范、有序、长久的发展,出台“绿色直播间”标准恰逢所需、正当其时。
“绿色直播间”,销售的是“绿色”商品,传播的是“绿色”内容,倡导的是“绿色”消费观。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直播间的本质是信任经济、诚信经济。一旦信任缺失,直播带货也就没了立身之本。建立严格的选品流程、把关产品质量关,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直播间长久发展的关键。如今,很多直播间以内容为卖点,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价值。优质的内容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对内做好自我内容监管,对外配合好各部门监督,直播间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正因如此,此次发布的《规范》对当下直播间饱受诟病的热点行为作出了限制。比如,针对直播间数据造假的问题,提出运营主体应真实、准确展示直播间人数、用户评论以及营销数据;针对部分主播用低俗言论行为吸引流量的问题,提出主播应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绿色直播间”这股清新之风,有助于擦亮行业底色,引导直播间传播优秀文化、展示健康内容、销售品质商品、履行社会责任。
“绿色直播间”的发展,除了“直播间”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引导和平台的协同助力。各地相关政府部门不妨借鉴浙江的做法,结合当地直播行业发展现状、瞄准存在的现实问题,设立相关标准,明确责任主体,规范网络直播秩序,也要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培养更多“绿色”示范直播间,助力网络直播行业长远发展。网络直播平台在严格落实网络直播管理规范的同时,要强化导向意识,扶持优质直播内容,及时清理不合规内容,协力推动直播行业迈向规范、健康发展。
网络直播是一片新蓝海。有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直播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网络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直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明规范、建制度、立规矩,需要各方力量协同配合,让消费者充分享受互联网红利,为直播经济赢得未来。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