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大学毕业生们告别母校,开始全新的生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或许应该听一听“北大考古女孩”的故事,感受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2020年,湖南耒阳女孩钟芳蓉以676的高分考取了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很多人为她惋惜,认为进了这个“天坑专业”将会输掉人生。甚至有人断言她肯定会中途放弃,无法坚持到毕业。然而四年后,她不但坚持下来,还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敦煌研究院校园招聘面试,即将走进自己梦想的“童话王国”。故事并不曲折离奇,但它却值得思考。
高考考生在填报升学志愿时,网上很多的所谓专家给出的建议都是“某某专业就业形势好”“行业起薪高”,老师和家长当参谋时考虑的也都是“某某专业热门”“某某专业冷门”,充满了功利色彩,鲜有人会关心孩子的梦想是什么。实际上,填报高考志愿就是孩子追逐梦想、探寻未来之路的过程。经验主义也许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但更重要的是他的选择一定要遵从于内心,鼓足勇气去追求,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众多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很想把学有所长转化为职业的高起点,但现实有时候并非都能如愿以偿。于是一些人放弃了坚守,不情愿地加入考编的大军,甚至有的人在父母亲友的安排下通过“捷径”进入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期间,失败者会碰得头破血流,成功者也未必能收获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曾经有一个奋斗者发出质问:“人如果没有梦想,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大学不仅仅是一块“敲门砖”,更是一个人人生梦想的最初起点。所谓的“热门冷门”“就业率高低”“薪酬多少”都并非一成不变的,曾经被热捧的贸易专业如今已大不如前,而前两年遭遇“滑铁卢”的建筑专业又开始复苏……专业有无数可能,梦想有无数可能,人生也有无数可能。或许,这正是“北大考古女孩”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坚守自己的初心,让理想之光照进现实。
(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