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多些点“数”成金

日前,新华日报报道了“南京政务数据要素场内登记‘从0到1’突破”的新闻——近期中国人保南京市分公司风险减量中心主任白天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上,用1万元购买了省会城市主城区(南京鼓楼)水情空间数据。一个看似只是个记载了积淹水相关投诉信息的数百kB大小的表格,却让企业感慨:掌握了这款政务数据产品,再进行水损赔偿产品设计和推广时就有了方向。

政务数据是机关等单位在履职过程中收集、产生的大量数据,其全面性、精准度为一般企业市场调查所不能及。当政务数据足够丰富多样、使用场景足够多,其本身的经济社会价值就能得以彰显。比如,金融领域的政务数据可以提高企业投融资效率,城市人口方面数据有望被用于企业对城市建设的投资决策,气象数据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助农减灾和精准理赔。过去,政务数据往往多在机关内部流动,其价值挖掘利用不充分,甚至被当成无用之物。不过,在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日益增多、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政务数据价值开始彰显。通过交易平台“售出”,有关方面不仅能获得经济收益,数据资源要素潜在效能也能得以充分释放。

前段时间,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展望数据要素经济价值。我们一般用“+”来强调某要素、行业与外界的融合,这次却专门在严肃文件、计划中用“×”强调数据要素,恰说明政务数据在内的数据重要性。政务数据是个隐形“富矿”,挖掘不够就会造成隐性损失——政务数据不开放,数据利用就只有“社会数据”这个半壁江山,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带来的增值效应也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们常见的“先看病、后付费”、商业保险报销“零跑腿”等均受益于数据融合。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政务数据的开放、交易不可或缺,否则就会形成数据“孤岛效应”。当下,各地决心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不可谓不大,投入资源不可谓不多,但宜商宜业环境的营造,除了资金、土地等传统要素外,数据这一新兴资源也变得愈加重要。

江苏政务数据产生量大、应用场景多、数据市场化程度相对较深,无论是做好智慧城市建设、应急响应、疾病控制等公共服务,还是服务好企业经营、行业产业发展,都需要更多政务数据走出机关大院的“深闺”、经受市场大潮淘洗。与自然“富矿”相比,数据富矿还有减损贬值快的特点。今天,我们已看到数据“×”效应,也应当拿出“加倍”速度和力度——有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对政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对条口不同但内容相同的数据进行统一编码,这样便于批量化管理和利用。建立起合理开放、有序分发的体制机制,规范政务数据市场,这是做好数据开放文章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要拿出“加倍”的准度,开放政务数据要始终坚持需求导向,瞄准企业经营急难愁盼、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精准发力,引导数据释放出可感可见的红利。更要拿出“加倍”的可靠度,开放政务数据涉及复杂数据要素、纷繁利益主体,其安全可靠性是开放、交易前提,因而要对待开放的数据进行合规性审查和“清洗”,确保其成功“脱敏”。

韩宗峰)

责编:魏晓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