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多地连降暴雨,住建系统出动3万余人次抢险排涝

交汇点讯 7月9日以来,江苏多地连降暴雨,不少地区出现积水情况。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畅通,江苏住建系统出动3.1万人次巡查人员,对积水路面进行排水清障。

12日一早,南京又下起暴雨。南京溧水区东屏街道城管中队队员王晨光一上班就和队员上街巡查。“我们以雨为令,辖区常溧路、金湖路、府前路是否有积水路段,是最近的巡查重点,每天上午要巡查两次。”他说,早上8点半,当他和另外12个队员巡查常溧路时,发现已有明显积水,队员们赶紧冒雨打开窨井盖“手动”排水,并在旁边设置了围挡警示。半个多小时后,积水清除了,队员们穿在雨衣下的衣服也淋湿了。“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是这几天常态。周六日我们全员在岗待命,会密切关注雨情,闻讯而动。”

在近日暴雨影响下,南京城南河沿线水位急剧上涨,沿河的柳树根部因雨水浸泡出现松动。浦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浦口园林公司的工作人员沿河巡查发现,浦华路桥下城南河二级步道处有2株胸径约40公分的柳树倒伏在河中,树根裸露在外。

为防止倒伏柳树被水流冲入河道造成安全隐患,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第一时间确定柳树扶正方案,协调机械设备、抢险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倒伏树木扶正重栽需要适当修剪,柳树倒伏在河中增加了修剪难度,抢险工作人员只好“乘坐”机械吊车吊篮到达树冠处修剪,再将锯除的枝干用绳子牵引,运至岸边步道。下午2点,两株倒伏的柳树被扶正、加固。

江苏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入梅后,该厅便向各地下发通知,要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各项准备。针对近期强降雨,省住建厅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等方式,部署各地住建系统条线,加强城市低洼地、下穿式立交桥、地下隧道、地下空间等涝重点区域和城乡危旧房屋、建筑工地、户外广告设施、城市树木、市政基础设施等各条线领域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整治,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管控措施。

据统计,7月9日以来,全省住建系统共计出动巡查人员3.1万人次、车辆5547台次,巡查低洼地、下穿式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区域设施2704处,共发现问题隐患180处,已都及时消除;共计检查建筑施工项目768个,发现各类问题隐患2243条,现场立即整改1436条,责令限期整改807条,责令要求17个项目停工。当前各地城市排水设施运行正常。

入梅以来,尽管多地遭遇“暴力梅”,但很多市民发现,严重积淹水的现象少了。记者了解到,这得益于我省不断提升内涝防治能力的努力。“十四五”以来,江苏已累计整治消除列入省重点整治计划的易涝积水点117个。江苏制定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23-2035年)编制大纲》,目前13个设区市均已启动规划编制(修编)。江苏还出台了《江苏省城市隧道防淹工作指引》,全省已开展隧道防淹改造35条、达64.9公里。

据悉,接下来,全省各地住建、城管等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全力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一方面,做好在建工地、城乡危旧房屋、店招店牌等防护工作,重点关注深基坑、城乡危旧房屋、户外广告牌、屋顶临时设施、易倒易折树木、公园游乐设施等,做好拆除、修剪、加固、停工停业,以及转移避险等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安全。另一方面,针对城市低洼地、下穿式立交桥、地下隧道、建筑地下空间等易淹易涝重点区域,着重加强巡查检查和人员值守,落实排水、挡水等物资设备储备,提前准备应急抢险力量,做好交通管控、人员撤离和应急排水等各项准备,保障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责编:刘春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