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公司新闻 > 正文
碳足迹怎么追、碳交易怎么算——一盒月饼的碳交易之旅

新华日报财经讯  虽然距离今年的中秋节还有60多天,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正谷农业”)的合伙人赵惠娟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作为公司的“零碳解决方案总经理”,她要对公司经营的18款产品做年度碳值核算。“18款产品分别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核算过程大概2个月。”赵惠娟说。

碳值(即碳排放值)是怎么计算的?“碳中和”如何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为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东西呢?从2021年开始,正谷农业推出的一款定价258元“碳中和月饼”备受欢迎,订单连续同比增长10%。碳足迹怎么追、碳交易又是怎么进行的?从一块“碳中和月饼”,到一款食品礼盒,我们追寻一段碳交易之旅。

碳足迹:从亚马逊圣马丁到餐桌

所谓碳足迹,就是指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到最终废弃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而为了量化其碳足迹,企业往往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在从“摇篮到大门”的半生命周期内,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了详细的碳排放计算,形成碳足迹。在这过程中不能减少的能源消耗通过精准计算,对应着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在欧盟或中国的各碳排放权交易所中,购买碳值,抵消此前消耗,形成碳中和产品。

正谷农业成立于2007年,长期从事有机农场建设及有机食品采购与经营,是达沃斯论坛的“全球成长型企业”。2013年开始,该公司首次推出碳中和产品——黑巧克力,2021年推出碳中和有机月饼,开始对其运营的全线产品实现碳中和。

在正谷农业定价258元碳中和月饼礼盒中,有8块月饼。赵惠娟说,月饼碳值计算最为繁复,除了主原料小麦外,还有数十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辅料如瑞士巧克力、伊比利亚火腿、丹麦奶酪等。

计算一块月饼的碳值,需计算每一种原材料的碳值。比如月饼中的辅料巧克力,其原料可可豆,种植在秘鲁东北部的亚马逊旁边圣马丁地区,种植中采用了复混式生态系统,在即植株间隔种植高大树木,为可可树遮阴,有利于提高可可质量。待可可豆成熟,收获发酵并干燥,运至瑞士工厂生产成巧克力,然后以海运运输到中国。

从种植到运输,每个环节都在尽量降低碳排放量。通过对能源消耗的追溯,计算出这款巧克力的碳足迹。而对于其中无法抵消、仍然存在的碳排放量,正谷农业则委托瑞士工厂在欧洲碳交易所购买碳信用,抵消巧克力生产周期中的碳排放。最后,作为辅料的巧克力,就成为一款碳中和原料。每一款辅料都成为碳中和原材料后叠加汇总,再添加月饼加工、运输以及 配送中的碳值计算,那么这款产品的碳值计算完成。

与此同时,礼盒包装也需要碳足迹核算。以礼盒的腰封为例,从纸张到油墨,采用经过严格筛选的环保材料。“我们取消了灰板、塑封礼盒包装,将包装材质更换为桐木,配以腰封,腰封使用的油墨来源于可再生植物油。”赵惠娟说,工厂采用节能减排技术,确保整个生产流程低碳排放。

碳交易:力争达到产品碳中和

碳中和,是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过程。在到达客户的大门之前,正谷农业尽力在每一个细节实现减碳举措。但碳排放量依然客观存在,这就需要在交易市场中完成碳中和的最后一步,即进行碳交易。

碳交易(指的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一项市场化减排机制。通过碳配额和碳减排量的交易,高碳行业付出排放成本,绿色低碳行业获得售碳收益。这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资本脱离高碳行业进入低碳行业,从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发展目标的达成。

遵循着碳足迹核算,正谷农业了解到产品全流程的碳排放情况。而对于产品全流程中依然无法抵消的碳排放量,需要通过碳交易所购买碳排放量进行抵消。赵惠娟提供了一组数据,从2021年至今,正谷农业购买逾5000吨碳排放量,其中约2000多吨交易在国内市场完成。

经过一系列的交易流程,正谷农业的一款定价258元的中秋礼盒为实现碳中和付出的成本如下:8粒装有机月饼碳排1586.8 g,按照去年9月的成交价核算,一个月饼盒购碳支付的成本不到4分钱。该公司的一款定价1198元的中秋礼盒的碳中和成本如下:8粒装有机月饼碳排1586.8 g,巧克力碳排210.2 g,有机红茶碳排1120.7 g,瑰夏咖啡碳排2257.1g。综合来看,一个礼盒完成碳中和的成本控制在一元以内。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泰君安”)是国内碳市场的参与机构之一,也是正谷农业在国内的合作伙伴之一,协助其进行碳交易。2015年国泰君安获得中国证监会自营碳交易牌照,目前累计交易规模达8000万吨。从国内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看,2021年报价约在40元-60元/吨,2023年最高达到80多元/吨。“场内交易价格很有指导意义,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每年第四季度。”国泰君安有关人士介绍,以2023年第四季度为例,其成交量占全年总成交量的比重超过71%。

碳中和:高价值正在显现

看起来繁复无比的碳计算,包含着时间、人力以及管理等各项潜在成本,非但没有成为企业的负担,反而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赛道,碳中和产品带来更多订单。

“去年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在采购时把正谷农业作为单一来源。在碳中和食品吸引下,今年我们有一些新客户,正在进行商务洽谈。”正谷农业合伙人王升忠说,目前已为波士顿咨询、华为、高伟绅、平安、远景等2万多企业客户提供有机食品服务,为超过120万家庭提供有机食品配送服务。

正谷农业获得越来越多订单,离不开企业对ESG的重视。ESG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碳中和、引导资本流向绿色项目、推动政策制定和执行、以及增强社会意识等。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制造业、互联网、金融和健康领域的企业披露ESG积极性很高。截至2024年5月1日,A股上市公司共计披露了2342份ESG报告,已超去年全年2234份。

不仅如此,今年4月12日,沪深京三大证券交易所共同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要求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上市公司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企业发布的ESG报告中,“双碳”目标的披露通常涉及碳排放总量和减排措施。其中,供应链的零碳实践内容披露,需要体现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协同减碳或外购产品和服务相关减排举措。这为正谷农业“碳中和产品”拓展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进入碳市场,通过整合企业生产流程的碳足迹,服务客户,完成对社会的承诺。通过今年4月初,江苏连云港徐圩新区盛虹石化完成了全球首条绿色负碳产业链:石化释放的二氧化碳,被精准捕捉,再与氢气相互作用,形成绿色甲醇,用于制造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光伏膜材料。

位于苏州相城区的江苏新安电器有限公司开发出省内首个产品碳足迹实时管理平台,能够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进行精准计量,实现了产品碳足迹的实时采集和量化分析。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参与了上述平台的研发,更联合高校研究机构探索建立企业产品“智慧碳足迹”管理平台。

自今年5月1日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截至2024年7月5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登)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总量4.64亿吨,累计成交总额268.65亿元。

随着碳交易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碳交易也将成为企业经营策略的一部分,碳信用将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受国际碳市场政策影响,国内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可能面临着额外的成本。国内从事碳交易企业与机构也逐渐涉足国际碳市场。目前,国泰君安计划通过境外子公司开拓境外市场,将服务于我国出口型制造企业,开展国际碳市场交易。

一块月饼、一个礼盒的碳交易之旅,是一个碳中和的缩影,是单个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为。这其中,碳足迹的核算管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都将成为推动经济向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这样的未来,需要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机构和每一个个人的努力。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责编:詹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