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头版关注丨有了“市采通”,“小商户”亦能“卖全球”
本文刊发于7月16日《新华日报》头版,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稳了,11号准时发货没问题!”7月5日,挂断电话后,常熟莫城街道劲义词服饰商行的老板陈跃松了口气。当前他正忙着筹备一笔价值15万美元的外贸订单,需要在7月11日前将4万件童装发往菲律宾。他的货物装箱后只要把交易单上传到“市采通”,剩下的出口流程就全部交给平台处理,出口周期缩短了四五天,还避免了交易风险。

在市场上采购的货物,以往因缺少出口所需的进项税发票,只能委托第三方公司出口,过程繁琐且风险高。“平台一揽子解决了外贸出口过程中所有难题,还确保各个环节的合法合规。”陈跃介绍,从2021年使用“市采通”平台后,他终于圆了“内贸外贸一起做”的梦想,去年仅通过该平台就实现超过1000万元的外贸出口。

“小商户”做外贸出口越来越便利,得益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红利。不同于传统贸易形式,市场采购贸易具有增值税免征不退、简化申报、收汇灵活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出口业务。

常熟服装城作为国内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市场之一,在2016年9月获批国家第三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市场采购贸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外贸主体,但是常熟服装城内大多是服装生产型企业,且以内贸为主。“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所承载的,就是推动专业市场由‘内贸’向‘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转型。”常熟海关查验二科科长吴明杰说。

与此同时,整体外贸格局也在发生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服装城企业长期、稳定的大订单越来越少;订单小型化、碎片化趋势日益明显。反映到外贸出口上,呈现出一般贸易逐渐向碎片化贸易转型。”常熟服装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辛辛说,在转型过程中,大量中小微企业也存在碎片化贸易的需求。

常熟服装城调整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对象,将更多精力放在服务中小微主体碎片化贸易上。2019年10月,彼时还是国有控股的江苏中服焦点跨境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在全国试点中,首创市场采购贸易企业端综合服务平台“市采通”。该平台向用户提供商户注册、商品备案、监装风控、通关申报、收汇结汇、出口信保、税务申报等一站式服务,逐步建立了“政府支持引导、市场自主运行”的市场采购管理模式。截至目前,该平台服务超过2.1万家中小微企业。去年,常熟服装城通过“市采通”平台实现出口总额35.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市采通”在常熟火了以后,逐渐向全省、全国各地推广。2021年,“市采通”在省商务厅的推动下启动了省内联动工作。常熟市商务局副局长李薇介绍,对于非试点地区的传统产业带而言,仅需在服装城区域内设立个体工商户,利用“市采通”平台,将多批次、多种类、小批量货物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通过通关一体化便可实现就近口岸出口。目前,该平台已在省内设立8个服务中心,对接近20个专业市场及产业带。

“‘市采通’让我们这些传统外贸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外贸结构的转型升级。”镇江金之泰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景文杰感慨。他自1994年起便涉足外贸领域,主营的帽子、围巾、口罩等产品出口至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近年来,景文杰明显感受到贸易环境的转变,在接触并体验“市采通”平台后,他迅速将其作为处理碎片化订单的首选渠道,平台出口货物在其贸易总量中的占比不断攀升。

作为市场采购贸易“江苏模式”,“市采通”在广西凭祥、云南瑞丽、河北唐山等全国6个试点地区复制推广。61个大品类商品可以从全国105个口岸就近出口至168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货物散落在各地,既不在常熟拼箱,也不在常熟港出口,如何实现有效监管?

走进江苏中服焦点跨境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大厅屏幕上正展示着广州、中山、威海三地的实时监装视频画面。“为了确保每一单货物的合规与安全,平台特别设立监装与风控两个部门。”江苏中服焦点跨境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俊峰解释,中小微企业出口货物前,将交易单上传至“市采通”平台。平台监装人员逐一拆箱核对货物与报关单核对,并即时留存、上传影像资料至平台。如若风控部门在后台审查中发现问题,会立即向现场监装人员发出直播指令二次核查。监装过程的所有信息可供常熟海关调取,确保全程透明可追溯。

最近,“市采通”平台又有新动作。6月23日,常熟市日用百货商行负责人闫亮将一整个集装箱的货物,通过平台发往越南胡志明市海外仓。这是“市采通”平台设立该海外仓后的首单业务。“与直邮模式比较,整个物流过程可以缩短两到三天,同时还能享受包括售后服务、一件代发在内的增值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闫亮说,海外仓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最新变化,以作出及时调整。

此外,“市采通”平台还开通“市采通+苏州中欧班列”专线,加上已经运行的“市采通+中老铁路”“市采通+徐州中欧班列”“市采通+中澳集运”等货运专线,已形成“快速响应”“精准解决”的跨境物流服务模式。

“市采通”自成立以来,累计出口额突破700亿元,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今年1—5月,平台出口总额达到13.6亿美元,同比增长4.6%;省内联动出口实现3.89亿美元,同比增长7.2%。苏州市社会科学院专家组认为,该平台在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带动了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江苏外贸发展“提质增效”。

新华日报·交汇点 韩雷

责编:李仲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