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瞭望评 | 夏练三伏“练”什么

这个星期,正式入伏。

今年的“三伏”又是40日。烈日炎炎、暑热邪盛,三伏天的暑湿令人烦闷燥热,也易滋生种种病端。对此,古人早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智慧,以此来增强体质、磨炼意志。

现在,“夏练三伏”早已突破了古人习武的概念。对读书求学的青少年来说,“夏练三伏”就当不怕炎炎烈日,或勤于实践,或巩固温习,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对于老年人来说,“夏练三伏”就应该是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好锻炼身体、饮食起居的节奏,安全平稳度夏。那么,对公职人员来说,“夏练三伏”到底该练什么呢?

首先看一个新闻。最近,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中午集体提前离岗用餐一事,在网络上持续引发关注。不少网友也跟帖吐槽,纷纷讲述自己也曾亲身经历过类似的遭遇。由此可见,媒体曝光的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例,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属于“顽疾”之列。

确实,一到高温天气,人就容易“苦夏”,经常觉得犯困、疲惫。“苦夏”在部分公职人员身上则会表现为行为上的小懒散。尤其是一些窗口单位,因为冒着酷暑来办事的群众少了,难免不会滋生出懈怠之意,或“短斤缺两”式迟到早退,或偶尔串岗,或是干活“心不在焉”,“作风病”也往往在这个时候痼疾复发。所以说,“夏练三伏”,首先就该练作风。良好的工作作风,需要不断养成,这个养成的过程,就需要千锤百炼。

俗话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今年,很多地方和单位在年初都确定了自己的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夏练三伏”,就当围绕这些工程和项目去一点一滴努力,以具体工作来锻造好作风,以优良作风来推动实际工作。

“夏练三伏”,还要练毅力。

眼下,正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也正是考验干部群众毅力的时候。今年的汛情来得早、来得猛,据12日应急管理部数据,长江珠江以及太湖累计发生14次编号洪水。前段时间,从湖北到安徽、从贵州到广东,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坚守防汛一线,夜以继日值班巡守,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才是更大的考验。

不仅如此,每年的“七下八上”,还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这方面的教训几乎年年都有。夏日炎炎,做好安全生产难度增大,唯有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地做好各项防范工作,把每道“螺丝”都拧紧,以持之以恒、绝不松懈的毅力,才能度过酷暑天气这道关卡。

而无论是作风,还是毅力,说到底都需要一颗为事业担当、为百姓奉献的初心。

前两天,杭州火车东站一位民警抱着一串香蕉在站内狂奔的画面,在网络上火了。原来,这位民警接警后了解到昏倒的外地游客因为“缺钾”而没力气,立刻想到吃香蕉可以补钾,于是立刻跑到火车站外买了一串香蕉,然后一路狂奔……网友转发点赞,或许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如何感人,而是这位民警发自内心为老百姓做事情的“初心”。

所以说,“夏练三伏”,最重要的还是要练“初心”。只有“心”到了,作风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一切“担当”和“奉献”才能成为心甘情愿的快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图片 视觉中国

责编:徐睿翔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