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南粤之窗丨空中修赛道 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何“功夫在诗外”?

这是上个月在珠海启动的全国首套低空空域协调及运营服务平台动态运行情况。

与以往一张地图上只有单一数据不同,这张图融合了城市底图、空域规划、气象等数据,实现低空领域设施、空联、航路、服务“四网”融合。这也意味着管理部门今后能够对低空飞行活动实现一网审批、一网服务,低空经济行业也能“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事实上,发展低空经济,广东本身就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今天,广东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全国90%,占全球超过70%,一批低空领军企业率先在大湾区“起飞”。

不过,当低空经济产业链蓬勃发展之时,广东却开始“眼光向下”,开始深耕低空空域改革创新,为低空飞行器修起了“空中赛道”。

去年,广州某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获颁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证,实现无人机商业载人;今年2月,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在深珠两地成功进行公开演示飞行;就在最近,深圳“湾区之翼”起降场建成,单日可起降40到50架次无人驾驶飞行器……不久前,深圳中心公园还开通了市属公园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上千种商品从下单到收货,最快只需要10分钟。这种外卖“从天而降”的梦想场景,不再只是电影桥段。

低空经济和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已经成了广东打破常规的独特之处。

“要致富,先修路。”已经连续十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全国第一的交通大省,今天,也把这条“路”修到了天际——开辟新生活场景,成为低空经济率先在大湾区腾飞的关键。

在消费市场上,广东已经先为未来城市的空中交通、低空观光和运输配送等领域铺开了丰富应用场景。因此,大量涉及低空经济的创新性尝试才能率先在这条“空中赛道”上飞起来,飞得远。

让新质生产力“飞”起来
“修路”的故事不止于此

科研成果转化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巨大的鸿沟甚至被称为科技转化的“死亡之谷”。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搭建平台的同时,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实现“落地生金”?

广东超大市场的优势,为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提供了最好的试验场。开放市场让新质生产力自由驰骋的同时,广东又集中在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为企业提供小批量试生产、材料装备验证、生产工艺验证等公共服务……优秀创新科技成果得以“试试水温再下水”。

到2025年,广东将建成30到50家功能定位清晰、服务实力强劲、运营管理高效、战略意义显著的省中试平台,到2027年,初步实现中试服务能力对全省主要产业领域全覆盖……依托市场优势吸收聚集创新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兑现创新价值。广东正在摸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的“新质”转化之路。

“从天而降”的是外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带给人们生产生活的便捷与高效,而对于产业而言,向“新”而行绝非“垂手可得”

要创新,也要“用新”,要立题,更要破题。广东看似“功夫在诗外”、修在空中的赛道,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一条条由新质生产力通往市场的新路径。

(总台记者 李锐 孙冰 戴威)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