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文创产品太“卷”,背后原来有一个新职业
金帝子设计的黄鹤楼造型琉璃制品。受访者供图

编钟形状的饼干、如行李箱一样的茶叶礼盒、黄鹤楼造型的彩色琉璃制品……走进湖北省武汉市骊波文汇科技有限公司,几十平方米的工作场地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样式各异的文创产品。

金帝子在电脑前设计文创产品。人民日报记者 吴君 摄

工位上、电脑前,金帝子右手移动鼠标,慢慢地调整着制图软件里图案的位置,随后左手又在键盘上快速地敲击着数字,不断调配图案的颜色和大小。“设计一个好的文创产品图案,需要反复修改。有时候突然有好的灵感,就不得不摒弃之前选取的一些设计元素,重新制作图纸。”金帝子说。

金帝子是武汉市骊波文汇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从2015年从事文化礼品设计工作起,她已经参与并制作了千余款文创产品。金帝子设计的产品,大多带有某些地区浓厚的优秀历史文化元素,涵盖了吃穿用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的产品走进了武汉、南昌、咸阳等热门景区的文创商店。有的文创产品市场反馈比较好,我们就会推出它的衍生品和迭代品。”金帝子指着一个印有武汉《江汉揽胜图》的白色陶瓷杯介绍,这款文创产品已经卖出了5000多个。她又基于《江汉揽胜图》设计和制作了十几个文创衍生产品。

文创产品是通过具体的物品,将抽象的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最开始接触文创产品时,只有设计专业知识的金帝子并没有太多经验。

“设计和制作文创产品需要现代化的创意设计,更要尊重历史文化,避免不恰当的改编或误用。因此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需要有多元知识,不仅具备设计专业背景,还要了解历史文化、市场营销、版权保护法等。”金帝子说,为了让文创产品好看、好玩、好卖,从产品设计起,她就要到文化场馆去调研学习,寻找产品的创意。

“文创产品带有很多文化元素,大多需定制化加工。工厂每次接到我们的设计图纸,都要重新调整生产线,调配新的材料。”金帝子说,文创产品的良品率比普通产品低许多,有的产品只有一半能够合格,因此成本也较高。

对金帝子来说,将一个文创产品设计制作出来仅仅成功了一半。“产品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金帝子说,一个文创产品投入市场前,她会免费赠与一小部分人群试用,收集他们的反馈,然后再修改。当多数试用人群认可自己设计的产品后,金帝子才会将它摆到文创商店。

从事文创产品策划运营近10年,金帝子主动参加过市场管理、企业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和后续实践,她已经基本掌握了从设计到销售的全过程知识。如今,金帝子有了一批固定的粉丝群体,每年也会新增不少用户。

最近,金帝子正带着7个年轻人从事文创产品设计和制作。“给年轻人传授经验,也能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大家互促互进,能碰撞出很多有趣的创意。”金帝子说,文创产品的关键是文化,策划和运营文创产品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需要不停地思考,学习不同的文化,了解新的知识和群体。

今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新一批19个新职业,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位列其中。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每年都会举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文创产品展览会、非遗传承培训等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

武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武汉将聚焦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等新职业,邀请高校、行业和企业专家,开展免费培训,设立实习实训基地,让更多人通过新职业实现就业。

在金帝子看来,好的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依旧稀缺,这个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希望高校和企业开展更多合作,组织更多培训和比赛,培养出越来越多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帝子说。

快评

联通古韵与今风

商旸

让中华传统文化瑰宝融入现代气息,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就像一座桥梁,联通古韵与今风。原本只可远观的文物形象在他们手中变得可亲可感。

文创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创意;不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观,还力求提高产品性能,增强用户的体验感。跟文创打交道,从业者除具备过硬的文化艺术素质外,还要掌握法律法规、市场营销、数字技术等多种知识和能力,既能参悟传统文化的底蕴,又能贴合当下受众的需求。选对路子、找准方式,就能设计出好的产品,在更多人心中播下种子,文化传承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认识中华悠久文明史、感知其中的博大精深,需要不断丰富传承发展的载体。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各有特点,传承发展必须遵循规律,更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传下去、汇聚接续力量,又传开去、扩大交融的范围,就能更好彰显中华文化持久魅力。

刊于《人民日报》2024.7.18 第14版

人民日报记者 吴君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