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记者从南京水文分局获悉,当天12时起南京市防汛应急响应由Ⅲ级调整为Ⅳ级,水阳江由Ⅱ级调整为Ⅲ级。
自入汛以来,受上游来水及本地降雨影响,南京主要江河湖水位上涨,长江、水阳江、滁河、秦淮河、石臼湖和固城湖水位全面超警,防汛形势复杂严峻。7月3日9时南京发布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至今,不管南京的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如何,相关人员始终奋战在防汛的第一线。
向险而行 勇挑前线重担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坚决把责任、措施落实到汛情第一线,紧盯防汛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确保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 南京水文分局副局长王美玲介绍,在今年汛期,南京水文坚持高点站位、系统谋划,持续提升“四预”能力,通过构建微波测雨链路、补充主城区雨量站、实现主城区区域面雨量实时监测等措施,提升城市防洪防汛能力、建设水文服务产品矩阵,充分提高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的现代化、智慧化水平,在服务地方防汛决策中走在前、当尖兵。

记者了解到,自6月28日以来,水阳江、秦淮河流域连续发生多轮强降雨,水位明显上涨,省水利厅紧急派出防汛工作组及前置应急抢险力量,南京水文分局积极响应,抽调8名技术骨干组成水阳江防汛前置工作组(水文类)和秦淮河防汛前置工作组(水文类),24小时严阵以待。
同时,6月28日至7月2日,秦淮河沿线前置工作组每天三次报送秦淮河沿线5个站点水雨情信息。7月8日至10日,秦淮河前置组在浦口石碛河渗水现场每3小时进行一次出水量监测及取样工作,并连夜送至分局水质科进行化验。
“水阳江前置工作组每天在专家工作群中汇报今日水雨情简述,进行水雨情分析预报,密切关注上游来水情况和防汛形势,及时响应处置。各类水文监测仪器在区防办应急监测车上整装待发,随时做好奔赴现场、支援省级防汛工作的准备。”王美玲表示,同志们昼夜坚守,24小时日夜监测连续作战,截至7月10日,秦淮河前置组已奔赴江宁、浦口、六合、溧水、秦淮等地,配合进行大坝及堤防安全现场查勘,为专家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精准测报 磨砺四预之刃
作为“应急智囊”,南京水文积极参与南京市防汛专题调度会商会,与水利、气象等部门加强联合会商研判,及时汇报最新的水情预报情况,为全市科学防汛、精准调度提供决策支撑。分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利用先进的各类预报模型结合经验分析,对长江南京段、水阳江、秦淮河、滁河及固城湖、石臼湖等主要江河湖开展预报作业;水情预报人员日夜坚守岗位,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水情工情变化情况,实时进行滚动预报,共编制预报专报及各类会商材料50余份,报送预报信息500余条。
抢测洪水 向最险处进发
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分局各测站人员已连续驻站12个日夜,紧盯上下游雨情、水情、工情变化趋势,加密校核水位频次,充分利用多普勒剖面流速仪、在线流量监测系统、自动缆道测流系统等多种现代化监测手段开展流量监测,实时报送水雨工情数据,中心负责同志克服人员困难,迎风而上、冒雨前行,先后到水阳江、朱家山河、新禹河闸、招贤桥开展流量巡测,累计30余人次,为地方防汛决策提供资料支撑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水文监测数据。

截至7月10日,南京水文分局组织约200人次开展市际断面站点流量在线监测比测工作,在具备比测条件的9处站点,共施测流量57测次。在比测过程中,现场监测人员实时将实测流量数据与在线流量进行比对分析,对于在线异常数据及时与分局水情部门及厂家技术支持共同会商,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必要时到现场查勘,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肃肃宵征,夙夜备战在公
南京水文树牢底线思维、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贯彻落实省委指示要求,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关于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 22名党员组成的应急监测突击队,分批次前往各应急处置驻点,全力以赴开展24小时不间断应急水文监测。

在水木秦淮应急处置点,分局人员忠诚履职,日夜坚守,临时增设雷达水位计和管道流量计实时监测,在他们之中,老党员主动请缨、身先士卒,白天战高温,夜晚披星月,坚守在测报一线,为年轻党员作表率;年轻党员克服家庭困难,带头冲锋,勇当应急监测的“多面手”。应急响应期间,党员突击队组织开展流量测验、比测校测等工作,做到随测、随报,根据险情情况每1小时、3小时,特殊水情每10分钟、半小时报送一次实时数据,确保水文应急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为防范高水位浸泡下可能出现的险情提供数据支撑。南京水文分局应急监测党员突击队以出色表现履行自己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为安全防洪筑牢坚实的水文屏障。
“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戒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密切监测天气发展趋势,强化会商研判,加密雨情、水情的监测预警频次,全力发挥水文测报主力军作用,为全面筑牢防汛安全线提供水文力量。”王美玲说。
通讯员 张雯婧 杜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