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策略,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阶梯式提升,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如何运用科学、客观、公正的标准与方法,对其进展和成效进行精准的衡量与评估。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邀请有关高校教师、科研小组、专家学者等组成专家小组,结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广泛收集意见,通过使用德尔菲技术综合处理多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初步构建了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整合由专家小组完成第二轮意见征询之后,重复修正指标体系直至最终大部分专家意见一致,确定建立了包括5个二级指标(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实践、德治乡村建设、法治乡村建设、平安乡村建设)与27个三级指标的乡村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确定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参照以往研究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本研究考虑到指标体系的评估科学性,对评价指标建立三层次分析模型,对各指标权重的重要程度加以明确,为了对此次评价指标最终判断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将其与以往文献的判断矩阵评分标准相结合,计算各指标重要性,将判断矩阵计算所得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比率进行对比,获得评价指标矩阵一致性检验结果。根据公式CR=CI/RI,假若CR<0.1情况则表示判断矩阵拥有良好一致性,反之就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新调整。对此次指标体系计算CR值为0.0797,符合小于0.1的标准,证明通过一致性检验。
基层党组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重要基础,在乡村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乡村建设进程中,此次建立的乡村建设绩效指标评估体系,经专家确认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现了明显的“以结果为导向”这一特点,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就是为了加强治理过程中,督促考核力度,保证基层党组织与政府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在乡村建设实施中真正投入,强化监管措施,保证每项工作都可以落于实处,取得实效。另外,乡村建设绩效措施还需要包括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监管评估、加强宣传推广与组织协调,通过落实这些措施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与最终效果。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加大乡村建设就要深挖当地资源,提高资金保障能力,推动资金聚力增效,提升使用效益,体现资金投入过程的合理性与合规性,注重成本收益,谱写乡村振兴战略新篇章。
刘宝全 张武伟 金琳琳(作者单位:河南省忠正绩效评价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