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恩贤
互联网技术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和方式不断革新,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取更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同时,互联网的交互性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新渠道。基于此,应积极推动高校汉语言教学改革创新。首先,改革可推动汉语言教学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求;其次,引入互联网技术和多元化教学手段,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效;再者,改革可促进高校汉语言教学国际化发展,吸引更多海外学生来华留学,推动汉语言文化传播交流。要实现高校汉语言教学的改革创新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利用数据搜集技术,整合优化汉语言教育资源。数据搜集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技术同样可用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一方面,利用数据搜集技术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在课堂互动、在线学习、作业提交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点和学习难点,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数据搜集技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通过对大量汉语言教育资源的搜集和整理,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种资源的优劣、适用性和使用效果,从而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运用先进虚拟技术,构建汉语言沉浸式课堂。在汉语言教学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沉浸式课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汉语言的魅力。一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体验,使他们直观地了解汉语言使用场景和文化背景,从而加深对汉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元素,创造出更丰富的汉语言学习环境。如在教室墙上展示古代诗词的虚拟画卷,或在课桌上呈现汉字的演变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历程。三是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汉语言沉浸式课堂提供有力支持。AI可模拟人类语言行为,与学生进行智能对话,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AI能分析评估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精准教学建议和反馈。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定制化教学服务体系。为更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可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和完善个性化教学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全面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数据,并通过分析和挖掘,提供定制化学习建议和资源推荐。二是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教学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名师讲座、学习社区等,供学生按兴趣和需求自主学习。三是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识别学生问题和需求,并给出智能化回答和建议。同时,系统根据学生学习数据和反馈,不断优化学习资源和推荐算法,提高个性化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