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交汇点观察 | “在外互助父母协议”火了,你会签约吗?

“李师傅,感谢您在夜晚主动伸出援手,您的行为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7月17日,常州新北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向网约车司机李沂发放了奖金,以鼓励他在夜晚用一束灯光守护了“跟他母亲年龄相仿的”76岁老人;

苏州14名绿化工人被大雨淋湿,消防员邀请阿姨们进屋避雨,随即#消防员也签了在外互助父母协议#上了热搜;

随着“互助父母协议”走红网络,感动万千网友的“助老协议风”也从线上吹到了线下,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平台鼓励这种助老行为,助力“赛博孝心”落地生根。

签约

互联网上“在外互助父母协议”火了

“我自愿签订《在外互助父母条约》,时间:即日起,期限:永久”。

近日在社交网络上,一则被称为“出门在外互帮父母协议”火了。许多年轻人一起约定出门在外时互相帮助自己遇到困难的长辈。他们发帖呼吁,这一次我帮助了你的爸妈,有可能下一次你就会帮到我的爸妈。

这则协议并没有任何约束条款,也没有任何机构的监督执法,却让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转发留言,表示“自愿签署”。

截至今年7月,相关平台上与“互助父母”相关的笔记累计阅读量超1亿,点赞数近500万。

点击社交媒体,这样的互助协议时刻在生效。

“互联网姐妹,我54岁的老母亲交给你们了!”近日,有网友在小红书发帖称,妈妈独自坐高铁去北京,担心她在路上遇到困难,于是上网求助,希望同行网友看到妈妈能帮忙照看。该帖一经发出便收到来自各地的暖心回复,有人留言:放心,爹妈在外就是咱爹咱妈……在热心同行人的帮助下,其母亲顺利抵京。

网友@浙江ZJ混血宝妈在《文盲妈妈独自飞荷兰,感谢所有热心网友!》笔记中写道,自己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文盲妈妈要一个人坐飞机,从厦门转机飞荷兰,都受到来自陌生网友的帮助,顺利到达荷兰。

网络上甚至还出现了“凤凰传奇蹭了爱珍的流量”的梗。网友@楠发帖说,全家三个人只有妈妈的ID抢到了一张凤凰传奇的演唱会门票,她晒出了妈妈“爱珍”的门票信息,希望互联网姐妹能够多帮助妈妈,给她拍拍照,让她嗨一嗨,丰富人生头一次看演出的经历。帖子发布后,“爱珍”周围的网友纷纷现身,演出当天帮忙拍照的、领路的、送零食的众多,“爱珍”这个名字也火了起来。

“这个路口有我,也坚信下一个路口有千千万万的我!”这句话令不少网友感动,也成了很多年轻人助人的动力。在#在外互助父母协议#话题里,记者看到众多网友打卡,记录着日行一善:在地铁站帮一位爷爷手机扫码买票、坐高铁帮助一位阿姨把行李搬上了行李架、帮第一次坐高铁的叔叔阿姨调整了座位、帮阿姨拍了美美的照片、雨天让老人进店避雨、陪一位打工的大爷公交转地铁到了郑州火车站……

续约

“赛博条约”的现实模样

“在外互助父母协议”不光是在互联网上,其行为在线下也时常发生,并得到了社会认可。

网约车司机李沂深夜行驶在路上偶遇迷路的老太太,因为觉得和自己母亲年龄相仿,他用一束灯光守候老人半个多小时,直到警察赶到。7月17日,因为这一善举,李师傅获常州市新北区见义勇为奖励。

“李师傅,感谢您在夜晚主动伸出援手,您的行为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7月17日,常州新北区见义勇为基金会魏村工作站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转账方式,为李沂送上见义勇为奖励。

“我没想别的,就是觉得这个老人跟我妈妈差不多大,为人子女,看到了都会想去帮忙。”李沂说。不过他也坦言,常州公安颁给他见义勇为的奖励,让他觉得备受鼓励,他将去多多宣传,号召更多人行善举,做好事。

5月20日苏州大雨,14名绿化工人被大雨淋湿,来到消防队小心翼翼询问是否可以避雨。消防员立即邀请大家进入,然而阿姨们径直走向车棚,不肯进屋。随后,消防员们搬来一箱矿泉水,并为阿姨们打来热水,阿姨们在现场就给家人打起了视频电话。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登上苏州本地热搜,并被打上了#消防员也签了在外互助父母协议# tag,受到了当地消防部门的表扬。

社交平台也在助力这种善举。小红书推出“在外互助父母计划”公益活动,向网友和高校学生发放“叔叔阿姨需要帮忙找我”的挂件,并开展了一系列进校园等活动,呼吁更多人加入这一公益行列。包括@浙江ZJ混血宝妈在荷兰也挂上了这一挂件。

博主将“互助父母”的公益挂牌别上背包。图/社交平台

履约

“赛博协议”的流行,是一次善意的接力

“通过自愿签约的方式帮助老人,则别具一格。”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吴炜认为。社会剧烈变迁之下,老年人受制于教育、阅历等因素在现代社会生活诸多领域都面临着困难,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从这一点上说,网友们发起的“在外互助父母协议”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也有不少网友对于“做好事还要签约”表示反对。其主要观点是,帮助老人是应该的,是中国传统美德,不需要通过签约的方式来体现。

在吴炜看来,“赛博协议”的流行,是一次善意的接力、心灵的击掌。自愿签约能够将帮助的责任具体化到真实的个体身上,对于帮助者而言,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他们就有了极强的动力去完成;对于子女而言,也能有一种心理安慰作用。 “现代社会需要提倡这样的风气”。不过他也强调,对他人父母提供帮助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是有限度的,并且不能以签约的方式将无限的责任压给帮助者。不过从此次的网络现象来看,网友以同样的善意作为报答别人的行为,有利于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构建。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年轻人的善举犹如一股清流,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让我们感受到了爱与温暖。”常州市新北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王小虎评价网友的善举。

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众为,用爱和关怀点亮这个世界,这或许正是“赛博孝心”的现实模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 于英杰

通讯员 李文霞 韩佳棋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