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来电显示费多收了8年?别再让话费套餐“套弄”人心

近日,一用户被中国移动“多收8年来电显示费”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据报道,中国移动公开表示自2016年4月1日起全网停止销售“来电显示”收费资费,但目前在社交平台上,仍有不少网友表示并不知道来电显示费“已取消”,每月仍被扣除6元费用。中国移动对此回应称,2016年4月1日前办理的包含了来电显示增值业务费的部分旧套餐,不能单独取消来电显示费,如果用户想取消该费用,需要更换为新套餐。

取消来电显示费,是电信行业产业升级的结果。工信部在2021年对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函中曾表示,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来电显示业务的固定成本已越来越小,该业务正逐渐由增值业务向普惠服务转变,自2017年起,基础电信企业新增及在售套餐均赠送或包含来电显示业务,不再额外收取费用,并逐步推动存量来电显示收费用户向来电显示免费的资费进行迁移。

显然,中国移动作为基础电信企业在技术的助力下已更新换代,却让一些用户落在早该被淘汰的“旧套餐”中而不自知,难怪不少消费者抱怨成为被偷偷收割的“老韭菜”。中国移动的回应看似合情合理:旧套餐不合新规,但由于仍有用户,就不能直接淘汰,所以等着用户主动更换新套餐,用户不知情是用户的事,“在没有经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直接为用户修改套餐”。有网友称,这样的回应无异于“收费时不吭声,回应时不担责”。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自查,除了中国移动,更多“被收费”案例引发讨论。有网友表示,通过优惠短信购买流量,结果此后每月都被扣除额外流量费用;有网友办宽带“获赠”手机号码,却发现号码套餐内含隐形合约“三年内不能停机”;更有许多人提到话费套餐升级容易降级难,各种消费陷阱防不胜防。话费套餐成为企业套弄人心的手段。

互联网时代下,基础电信服务几乎成为每个老百姓生活中的“刚需”。对此,工信部近年来围绕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目标要求,持续开展网络提速降费工作,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不断优化资费方案,提升电信服务水平,努力让亿万人民在享受高质量信息通信网络上有更多获得感。

可在基础电信企业的层层“套路”中,老百姓的获得感只能不断下降,面对一次次质疑时基础电信企业的逃避推责,又让老百姓更加心寒。基础电信企业是时候少些套路了,让套餐简单透明,让服务用心用情。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蒋彤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