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爆火的“盖章游”,还需回归文化体验的本质

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盖章打卡成为很多年轻人出游的“必选项”。大到景区博物馆,小到街边文创店,人们都可以收集到特色文旅章。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被各式特色章所吸引,继而制定“盖章游”主题的出行计划。

作为一种纪念品,制作精美的印章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这是由其特定的文化属性决定的。而今,它又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属性。当盖章让游客们的旅行足迹变得更具象化,当集章让情感的寄托和记忆的延续变得更有仪式感,自然会吸引很多有相同兴趣的游客加入进来。

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盖章游”成为仅次于“自驾游”的第二大热门搜索词。以特色印章为代表的文创产品和打卡式的旅游,不仅满足了人们探索更多未知乐趣的猎奇心理,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价值体验。

不过,在这种市场需求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就必然会出现相应的消费买单行为。不少纪念章从以前的“免费自助”变成了“收费盖章”,有景点或文创店表示要满足最低消费标准或完成指定商品消费才能盖章。

其实商家对此项服务收费本身是无可厚非的行为,毕竟这种付费章往往是由商家、景点的文创品牌自行设计,而且需求量大了之后制作生产和维护等也都需要一定的成本。但部分商家将提供盖章服务视作营销引流的工具,所售印章质量良莠不齐,设计缺少创新性和趣味性,使得大量同质化印章出现。

不少网友吐槽,一条街上的店里能盖的章都长一个样,容易让人们出现审美疲劳,也让具有纪念意义的体验感变差了。盖章,似乎正在成为不少商家吸引游客的噱头,不重质量和内涵,逐渐让盖章打卡变了味。

其实,切中消费意愿后大量同质化、商业化的市场行为出现,本身也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一些要经历的阶段。新兴事物从出现在大众视野,到自由生长,再到逐步规范,是需要一定过程的。

作为带动旅游目的地商业消费的新增长点,“盖章游”又多了一层商业属性,但它显然不能被过度商业化的行为所裹挟。在规范各种市场行为之外,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正视盖章打卡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内含的文化传播力,让其能回归到文化体验的纯粹本质中来。

景区和文创店等还是应该充分考虑集藏爱好者或者普通游客的心理,将印章与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更深度的结合,通过主题化、故事化的方式增强印章的趣味性和文化气息。同时做好产品的差异化管理,让不同的产品凸显其独有的收藏价值。毕竟,让消费行为助推文旅市场的繁荣,而非变成一种枷锁,才是合理的发展趋势。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