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锚定“四千亿”、抓实“四个力”,泰州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设区市之一,泰州骨子里流淌着“三个不相信”的城市基因,前行中迸发出“四敢”争先、跨越赶超的志气豪情。近三年GDP平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是长三角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7000亿元,力争交出一份四年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的厚重答卷。

7月29日,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闻华带队走进我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泰州专场,生动阐述该市致力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泰州样板”。

把定位干成地位,集中力量打造发展样板

7月初,位于泰州的江苏瑞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新型疫苗佐剂,入选国际知名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佐剂库,泰州“健康制造”将为全球疫苗赋能。离这家企业不远,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上马的流感疫苗流水线也将投入使用。

活跃的企业生态,折射出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蓬勃状态。回顾建市以来发展历程,泰州始终坚持实业立市、产业兴市。这其中,大健康产业作为泰州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地标性产业,是引领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抓手。“我们有叠加的政策机遇、完备的产业生态和领跑的竞争优势。”万闻华说,起步之初,泰州便肩负着省委、省政府赋予的“设立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医药城”的历史使命,获批建设首个医药类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全国唯一的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2022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出台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泰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四个定位”。“紧扣这一重大机遇,我们高规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实施重点事项、重点载体、重点项目‘三张清单’。”泰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沈峻峰介绍,该市将省支持意见逐条分解为68项具体任务,目前已有23项提前完成。建成全省首个药监综合体,省审评核查泰州分中心获得全部赋权事项;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落户;一批政策性资金落实,有力推动重点载体和项目快上快建。

如何“让大家一提到大健康就想到泰州”?万闻华表示,泰州将集中力量加快把定位干成地位,抓实产业竞争力、创新策源力、改革引领力、样板示范力这“四个力”。深入实施大健康全产业链培育工程,抢占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力争“十四五”末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聚焦打通束缚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堵点卡点,立足健康制造供给侧和健康服务需求侧两端发力,在健康数据开发、产业跨界融合、集群开放协作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泰州经验。

多年以来,泰州围绕“药、医、养、食、游、体”全链条深耕细作,形成了“一核、两翼、多支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吸引集聚1400多家大健康规上企业,医药制造业门类齐全,传统食品加工以及特医食品、保健食品等新兴领域积厚成势。以大健康产业为主抓手,泰州着力打造“1+4”产业体系,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2个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开票销售均突破8000亿元。

将优势变为胜势,集聚资源涵养发展生态

7月3日,长三角(泰州)合成生物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举行,现场签约6个产业化项目和2个产学研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合成生物产业是成长型未来产业之一,泰州此举旨在抢抓机遇谋划布局新赛道,开辟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聚焦“增量的增量”,泰州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近三年,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大健康项目新开工69个、新竣工54个。

发布会现场,万闻华分享了泰州健康制造的“三个优势”。一是规模优势。中成药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疫苗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化学药、原料药、医疗器械产值均占全省比重1/10以上,营养保健品建成国内最大的出口基地。二是企业优势。泰州医药制造业有规上企业163家、上市企业11家、年销售过10亿元企业10家,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等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三是产品优势。超过10个化学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蓝芩、蒲地蓝等年销售过10亿元的中成药享誉全国,维生素C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泰州提出,到“十四五”末,大健康产业规模要达到4000亿元。目前,泰州正集聚资源牵头建设“泰连锡”生物医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疫苗产业集聚度达到全国最高,有4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

“对照4000亿元的目标,两年内‘跳一跳’完全可以够得到,对此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泰州市发改委主任陶玲介绍,将立足“三市三区”的自然禀赋和优势条件,推动各板块明确发展方向、制定产业规划,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组建总规模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和1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持续擦亮“泰好办”营商环境品牌,明确12个重点培育的细分行业,逐一确定发展目标、支持措施和要素保障,以行业增长带动产业发展。

平台比政策更重要、环境比区位更重要、服务比设施更重要。在泰州,企业通过“药检通”平台免费使用高端仪器设备,既可以在全球顶尖的大动物中心完成创新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还可以就近得到北大医学部专家的临床试验指导;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医药领域专利快速审查,发明专利授权时间最快仅需30个工作日……“我们全面塑优创新环境、成本环境和审批环境,深度涵养大健康产业发展生态。”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汉刚说道。

让健康照亮幸福,集成创新引领发展未来

“逛夜市,看中医,学习健康养生。”入伏以来,泰州市海陵区面向广大市民推出的“中医养生夜市”人气火爆。专业医生为市民现场把脉问诊、提供养生建议,推广推拿、刮痧、三伏贴等中医疗法,并且赠饮中药茶饮。

发展大健康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万闻华表示,泰州始终坚持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聚焦健康惠民这一主题,让泰州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亮、成色更足。2023年,泰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连续四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优质的服务供给,是健康惠民的前提和保障。三级综合医院市及市(区)全覆盖,先后规划建设市精神卫生、妇幼保健、传染病等专科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获评国家典型案例……泰州持续推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抓手,统筹推动综合医院建强、专科医院补缺、基层医院提档,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同时,该市在全域探索实施智慧慢病管理体系建设——“星网计划”,打通高水平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堵点,提供“防、筛、管、治、研”全流程一体化防治服务。

到湿地公园“森”呼吸、枕一湖明月乐享夜游、尝健康特色农家美食,炎炎暑日,泰州姜堰溱湖湾“欢乐一夏”特色游览线路火爆出圈。近年来,姜堰区以“康养名城、活力姜堰”为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春会船、夏戏水、秋品蟹、冬泡泉四季主题文旅活动备受游客青睐。

让健康照亮幸福,用集成创新思维引领发展未来。当前,泰州正推动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加力提速。充分把握大健康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特点,积极推动前延后伸、高位嫁接、跨界发展,以滚动出现的新业态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创新举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季,策划发布“春游泰州、幸福之旅”旅游线路,“泰州早茶”持续“出圈”,“水城慢生活”成为独特IP。下一步,泰州将在深入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产业全链条融合性建设,围绕特色医疗、康复养老、健康管理、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方面,不断创新业态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全力打造“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幸福“目的地”。

“我们要以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增量注入为核心抓手,集中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万闻华表示,泰州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泰州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卢佳乐 周建平

摄影 方雨婷

责编:董鑫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