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期间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是哪一部?非《西游记》莫属。从第一次上映至今,《西游记》的重播次数超过2000次,一次次创造出收视神话。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我们屏幕如何更新换代,《西游记》的画质似乎总能保持原始的模样。近日,记者从由南京理工大学唐金辉教授带领的智能媒体分析实验室了解到,由该校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修复的《西游记》即将再次呈现。

“我们目前拿到《西游记》视频的分辨率是720x576像素,现在,大家正努力把它修复成高清甚至是超高清的视频。”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媒体分析实验室潘金山教授介绍。
其实,经典老电影电视剧、珍贵历史文档都曾为了“适应”当代人的屏幕进行一次次修复,解决雪花点、模糊、噪声、划痕、帧数丢失等问题。那么,此次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修复和以往有哪些不同呢?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可能一集在40分钟左右,但是在修复时,需要一帧帧修复,耗费人力和物力。”潘金山解释,为此,团队在进行人工智能大模型设计时,首先需要分析出现雪花点、模糊、噪声、划痕等视频退化因素的作用机理,再来构建能够同时刻画多种退化因素的模型,并做出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的视频复原与增强模型。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克服现有方法在修复中重要细节结构丢失的问题,显著提升视频质量。
在进行经典视频的修复时,需要保证视频的“修旧如旧”、颜色不失真。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团队运用面向视频着色的记忆深度时空特征传播方法、双向时序特征融合方法以及面向视频复原与增强的判别性扩散模型,通过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的方式实现经典影视的高质量修复。

唐金辉教授以近日在央视《2024中国·AI盛典》播出的《1952年奥运会——新中国的第一支奥运代表团亮相奥运会场》短片为例。1952年8月3日,中国奥运代表团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昂首阔步迈入赫尔辛基奥运会闭幕式,这是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首次正式亮相。然而,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72年,这段影视资料的画质较为模糊。
“为了找那个年代的颜色,我们提出语义信息引导模型训练方法,把符合那个年代特征的颜色信息运用到模型中,这就是数据和语义联合驱动的着色方法。而在背后,是来自我们建立的语料库的支持。在语料库中,存储了很多我们找到的当年老的数据、物件等的颜色。基于此,可以快速上色。”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媒体分析实验室主任唐金辉解释。
在完成颜色的恢复后,还需要进行历史考究,包括当年在视频中旗手本人的确认。唐金辉告诉记者,当团队把第一版修复拿给当时的旗手张长禄老先生看时,他指出当时代表团队服颜色应该是咖啡色,而非现在西服的藏蓝色。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修改后,团队又将最终版本的视频再次呈现给张老先生。当时,他就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潘金山透露,目前,团队还正在修复《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就能在电视上看到这些超高清版的经典影视剧了。未来,这一技术有望运用于诸如敦煌壁画等更多文物的修复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实习生 孙陈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