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来袭,江苏这样做好农业防灾减灾

交汇点讯 7月28日开始,江苏出现今年入夏以来第四轮大范围高温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未来10天全省还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强高温时段在8月3—8日,其间淮北地区最高气温37~38℃,江淮之间38~39℃、局部40℃左右,苏南地区39~41℃,预计本轮高温过程可能持续到8月中旬,苏南局部地区持续到8月中旬后期。此外,预计7月31日夜间至8月2日,沿淮和淮北地区有雷阵雨天气,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和7~9级雷暴大风。

本轮高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高温强度大、局地具有极端性,其间水稻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夏玉米进入拔节至抽雄期,夏大豆进入现蕾期,高温干旱可能对作物生长发育、畜禽水产养殖造成不利影响。省农业农村厅提醒各地和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防范应对,最大限度减轻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种植业生产上

水稻要避免晒田时间过长,有条件的可以日灌夜排或日灌隔天夜排,晚栽或群体较小田块建议无水则灌。拔节长穗期遇高温可灌深水、日灌夜排或长流水灌溉,增加水稻腾发量,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可喷施磷钾肥、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等增强稻株抗逆性。喷施时加大用水量、均匀喷洒,同时避开高温时段。

夏玉米做好灌溉降温。玉米抽雄后需水量大,遇高温干旱天气会影响开花授粉和结实灌浆。有灌溉条件的可灌溉减轻高温热害,宜小水浅浇、避免大水漫灌;有喷灌条件的可以开启喷灌降温。坚持合理施肥,加强辅助授粉,可在上午8~10时采集新鲜花粉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结实率。

夏大豆做好灌溉增墒。处于开花期的大豆,若中午叶片出现萎蔫现象,应在早晚时段及时浇水灌溉增墒,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在70%~83%左右,达到降温效果。在花期每亩追施5~7公斤尿素,增强花药活力及抗高温干旱能力。同时,可采用叶面喷水增湿,或喷施过磷酸铵、磷酸二氢钾、腐殖酸水溶肥等,提高大豆抗高温能力。

蔬菜要加强肥水管理。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合理灌溉,注意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植株萎蔫。合理追肥,适当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旱能力。设施生产要及时开启内外遮阳系统和湿帘风机,并利用高压弥雾、水帘风机、喷淋等降低棚室温度、防止植株灼伤。露地生产应及时搭设遮阳网、棚,减少阳光直射。

畜禽养殖上

一是做好降温措施。充分利用风机、湿帘等设施设备,加强圈舍通风散热,防止持续高温引起畜禽热应激,导致生产力、抗病力下降。二是坚持科学饲养。合理调整饲料结构,保障饲料安全,保证充足饮水,饮水中可适量添加食盐等电解质,缓解热应激,提高畜禽机体抵抗力。尽量避免畜禽转群、运输、免疫接种等,防止加重热应激。三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夏季清洗消毒等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强化畜禽调运监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水产养殖上

一是加强水质监测调控。加大巡塘检查频次,尽量提高池塘水位,及时加注新水,注意调节水质,保证水体溶解氧充足,防止浮头泛塘。二是做好科学投喂。强化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管理,适当调节投饵次数、时间和数量。严格规范水产用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强化疫病防控。切实做好水生动物疫病的监测、预报与防控工作,防止疫病暴发流行。

省农业农村厅提醒,各地在应对晴热高温天气、做好农业防灾抗灾工作的同时,农事作业人员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开高温时段作业,避免发生中暑。要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指导农户严格遵守施药操作规程,落实防护措施,严防农药中毒事件和高温季节使用农药造成作物药害等事故发生。要组织排查渔港区域高温作业风险,加强码头巡查,防范焊接、加油等火灾隐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责编:颜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