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东时评 |“牛马一中”风波不应该“没事了”

近日,一段另类的毕业典礼发言引发争议。某中学一名优秀毕业生在演讲中调侃学校为“牛马学校”,校长大怒,收回了“优秀证书”并将其赶下台。虽然事后校方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学生已毕业,学校也已与其和家长沟通,“没事了”。但网友们都觉得“这事没完”,而且“事儿不小”。

首先,校方不应该“开不起玩笑”。谁都能听得出那名发言的同学只不过是在自嘲,是用“先抑后扬”的方式往母校身上贴金,那一句“你们希望离开这里吗”再明白不过地表达了感恩和眷恋之情。可惜的是,校方缺少“幽默细胞”,不仅曲解了孩子发言的本意,甚至恼羞成怒,酿成了本不该有的舆情事件。

其次,校方缺少应有的包容之心。学校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即使他们不小心说了不合适的话,打了不恰当的比喻,作为校方更应该做的是先保持应有的风度去倾听,而不是在众多师生面前公然发作。等到大会结束,再平等耐心地与学生交流,指出其发言可能导致的歧义,帮助其提升思考和演讲的能力,这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应有之义。

更重要的一点是,校方缺少听取意见的虚心。如果把学生口中的“牛马一中”视为一句吐槽的话,也只不过是学生真实心理的反映,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善意提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是要人们摆正心态、善待批评,就像大会上学生的一番肺腑之言,校方应当求之不得才对,怎么能当场翻脸,甚至恼羞成怒呢?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培养出几个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固然是一种成功,但能够把学生培养成独立思考、敢说真话的普通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所以,当一个即将毕业的优秀学子,用一种充满幽默又略带调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时,我们至少可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也学会包容。

责编:袁媛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