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和评理|欧盟遏制对华投资:干扰资本流动,27国仅一国表态支持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符合中欧的共同利益。欧盟以毫无根据的安全关切为由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有损中欧双方利益。

去年6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布《经济安全战略》,意图通过对“受关切国家”“去风险”加强欧盟经济安全。一年后,她不曾想到,欧盟主要成员国开始对其可行性产生质疑,令这一战略变成了政治上的烫手山芋。

尽管《经济安全战略》没有提到中国,但人们普遍认为,冯德莱恩是在努力让欧盟靠近美国,同时减少欧盟对中国的依赖。此前,冯德莱恩将中国视为欧盟的“系统性竞争对手。为加强欧盟经济安全,该战略提议进一步收紧外国对欧盟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协调管控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对“竞争对手”的出口。

从制定到落地实施,该战略将耗时3年,或将给贸易、投资、科研和创新领域带来负面影响。据多篇援引外交人士的报道,欧盟27个成员国中,目前只有立陶宛一国表示全力支持该战略,将对境外投资进行审查。

该战略还遭到其他行业的反对。据报道,在一份提交给欧委会的书面意见书中,德国工业联合会表示,欧盟的做法或将“严重干扰公司决策和国际资本流动”,并表示“反对任何一项意在控制外商直接投资的机制”。

同样,代表电子制造供应链的全球行业协会SEMI在一份提交的意见书中表示:“由国家管控欧洲企业的对外投资,并不是确保经济安全的正确路径,因为这一做法将严重干扰企业商业决策及投资流向。”

去年,美国开始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计算机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欧盟企图在经济和高科技领域跟随美国的遏华路线,或将进一步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去全球化趋势。而这些,都与欧盟的经济利益背道而驰。

近几个月来,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制造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加之滥用经济安全概念,这些做法将动摇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对欧洲营商环境的信心。

尽管一直有“脱钩”“去风险”等言论,但由于双方经济互补,中欧贸易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中国和欧盟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力量。中国从未给欧盟带来经济风险,相反,中国一直以来是欧盟值得信赖的贸易伙伴。

对于分歧,双方应该通过对话解决,而不是对抗。欧盟应恪守市场经济基本准则,拥护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避免进一步损害中欧双方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8月1日社论

原标题:EU economic security plan fails to find favor among skeptical bloc member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