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数字技术赋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海上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便作为连接东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商贸通道和文化交流走廊,沿途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全球科技生产力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被引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不仅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还能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展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接触到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从而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历经2000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连接世界的纽带,亦是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线路载体。它覆盖大半个地球,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互动、共存共荣的历史过程,在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同时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古代的文化、科技、艺术等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护和复兴海上丝绸之路遗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数字化技术赋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技术不仅是技术,也可以是我们感知社会的窗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指导下,如何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千年的交流与碰撞,其沿线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然而,由于地域跨度大、遗产类型复杂多样,传统保护与传播方式已无法完全适应当前形势。数字化技术的崛起,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精确记录、高效管理和广泛传播,从而增强其社会影响力和历史记忆的延续性,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带来了全新机遇。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其中8项重点任务中明确指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数字展览是一种新型的展陈形式,它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文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融合在一起,以互动、沉浸式的方式向观众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数字交互、3D打印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模、渲染、展示和体验,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目前,我国许多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机构都建立了数字博物馆,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遗址等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科技艺术与古老文化信息相互碰撞。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浏览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和遗址,感受这一古老文化的魅力。这种展览形式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也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渠道。

经济全球化叠加互联网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已经成为现代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许多研究机构通过社交媒体和个人自媒体发布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资讯、文章、图片等,引起了广泛关注,让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故事通过互联网传播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世界面前。

创新艺术+科技,生动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来自内容的再生产和知识的创新。我们大多数的经历、知识和思想,是以故事的方式组织的,讲故事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手段,叙事的方式最有利于传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动画、游戏等形式的数字化叙事演绎,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将中国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观众。富媒体的环境下,这些数字演绎的作品可以跨越国界和文化的障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同时,这些作品也可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尊重,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传递中国的价值观和理念,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历程中,“海丝文化”的数字化演绎是中国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典范。依托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数字赋能优势和科教协同优势,构建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合作交流机制,携手沿线国家对大航海精神的共情点深度挖掘,打破国界壁垒,跨越文化藩篱,共识人类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价值,让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在数字世界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让中国故事远扬四海。

□ 张文婷(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本文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科研课题:海上丝绸之路非遗文化与高校设计教学融合研究〈2023139〉研究成果)

责编:胡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