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怀旧经济:挖掘“激活回忆”的新商机

8月2日—8月5日,刘德华巡回演唱会在南京上演,现场火爆。从怀旧音乐引发的情感共鸣,到怀旧食品的独特风味,从充满岁月痕迹的怀旧物件,再到充满故事的怀旧博物馆,商家通过精心策划和创新,推出一系列满足消费者怀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新的商机。

经典老歌,引发听众情感共鸣

经典歌曲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由此带动音乐市场的繁荣。

“刘德华巡回演唱会2024—南京站”预售开票即售罄。如大麦平台显示,预售共16019张票,包括8月2日场的4005张、8月3日场的4002张、8月4日场的4005张和8月5日场的4007张,全部秒空。2580元的内场票价和1980元至680元的看台票价阻挡不了“粉丝”追星怀旧的热情。

近年来,一批“老歌手”巡回演出点燃国内演艺市场热潮,取得不俗成绩,如2023年10—11月,张学友在成都连开9场演唱会,据媒体报道,票房收入约2.2亿元,拉动交通、食宿、旅游等综合收入测算约4.3亿元。

老歌为什么依然拥有巨大市场?“经典歌曲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之作,歌词优美,旋律动听,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南京广播电台FM105.8南京音乐台主持人叶帆分析说,“同时,许多歌星也有非常好的人设,像刘德华‌集勤奋、‌敬业、‌善良、坚毅等许多正能量品质于一身,是公认的劳模、励志典型,听众在歌声中能找到慰藉和力量。”

据叶帆介绍,FM105.8就是主打怀旧金曲,24小时播出。经过他们调查统计,开播以来积累了大量忠实听众,遍及“70后”至“00后”,许多知名企业也偏爱选择FM105.8进行合作,都是看中了经典老歌的商业价值。

在QQ音乐App,特别推出“经典专区”。其中“华语怀旧金曲|岁月留声”播放量3.8亿次,“90后怀旧|那些年我们曾唱过的歌”播放量3.3亿次,“怀旧经典|重拾记忆里的流金岁月”播放量2.4亿次。记者注意到,“华语怀旧金曲|岁月留声”歌单中有50首经典歌曲,其中34首则需要购买会员才能畅听。抖音上也出现许多怀旧音乐账号,如“经典老歌”“怀旧歌曲汇”,每天以短视频的形式分享老歌,或在账号的直播间里循环播放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典歌曲。“8090怀旧经典”账号的“粉丝”有115.8万人,主理人告诉记者:“我们依靠广告分成、音乐计划、直播打赏等方式获得收入。同时,也会在账号的橱窗里售卖经典老歌车载U盘、内存卡。”

在淘宝平台,记者注意到,天天特卖工厂售卖“怀旧金曲汽车载U盘”,900首歌为25.72元,1800首歌为39.42元,2900首歌为41.1元等,全网的累计销量已超过6万,评论也超万人。京东平台一店铺“爆单车载U盘小店”,其中12.84元的“经典老歌车载U盘”下,评论超5000,据店主透露,今年销量已有七八千单。

电视剧和综艺中也常听到熟悉的旋律。2023年至2024年初的热播剧《繁花》,30集中使用了57首怀旧金曲作为配乐,与上海旧景水乳交融,成功助力电视剧成为爆款。江苏卫视播出的《蒙面唱将猜猜猜》,翻唱经典老歌,成了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之一。节目微博话题的阅读量已突破88亿次,吸引众多商家为其冠名或赞助。

老物件+新营销,怀旧同时有创新

一些商家主推承载着青春记忆的商品,同时在装修风格、营销手段上融入怀旧元素,让消费者找寻青春情怀。

夫子庙的马头牌冰棒店

“冰棒,马头牌!”的吆喝声,是众多南京人的童年记忆。在夫子庙贡院街,有一家马头牌冰棒店,冰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多种马头牌冰棒。

马头牌冰棒由马燮庆创始于1947 年,一度称雄南京市场。“我们是南京唯一一家马头牌冷饮直营店,已经开了9年。马头牌冰棒有二三十种味道,这里主营七八种。”店主姚先生告诉记者。

除了经典的香草雪糕和南京白玉茶外,马头牌也推出一些文创新品:外形上,做成南京市花—梅花形状,或结合科举文化做成状元形状;外包装上,绘上南京的一些老建筑、与马头牌冰棒相关的名人等;口味上,加入了无糖等新品。

各种马头牌冰棒

“价格有 5 元、8 元、10 元、18 元不等,最传统的和最时尚的卖得最好,每天能卖几百根左右。顾客不仅有南京人,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姚先生说。

南湖东路的巨大老式电视

五彩缤纷的旧式招牌,巨大老式电视机、收音机,旧式邮筒,“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黑板报……走在南京建邺区的南湖东路,每一步都似乎踩在历史的琴键上,如今,这条怀旧网红街每天都吸引不少游客打卡留影。1985年竣工的“南湖新村”,是南京开始规划的第一个现代化小区。2021年初“南湖记忆”城市更新计划启动,同年10月“南湖记忆”一期开街。2023年1月15日,“南湖记忆”街区二期开街。

墙上挂着旧结婚证等

走进南湖路与南湖东路十字路口的南湖咖啡厅,浓浓复古风情扑面而来:半白半绿的墙上贴着“双喜”字样和老结婚照片,咖啡桌如课桌式整齐排列,书架上摆着大众摄影等旧杂志……都将顾客的思绪带回到20世纪80年代。

店长杨博文介绍,南湖咖啡厅于1985年首开,20世纪90年代初闭店。伴随着南湖记忆二期工程的竣工,南湖咖啡厅在原址重开,成为大众喜爱和追捧的网红咖啡厅。

摆放的上海麦乳精

亲切的怀旧场景之外,创意咖啡产品也都是回忆满满,以南湖地域文化和80年代南京市民生活为灵感,南湖咖啡厅推出了“南湖味道”系列创意咖啡:13路特调、2号路拿铁、小时候的味道等。“其中2号路拿铁是由以前‘高级’营养补充品麦乳精制成,也是我们店的明星产品,累计销量近万杯,现在平均月销约1000杯。”杨博文说。

在复古、怀旧的特色之上,南湖咖啡厅也不断创新场景和产品。杨博文透露,今年,南湖咖啡厅还将呼应当下青年群体热衷的新消费场景,引入古堡老陈烤肉、精酿啤酒及鸡尾酒等产品。“白天是咖啡馆,晚上变身为一个小型酒吧,这是我们丰富顾客体验和增加营收的新方式。”

淘宝怀旧经典美味店铺榜上排名第一的小呆呆零食店,累计销量5万+的产品共有20多款,几乎全部是80后、90后、00后的童年零食。天天特卖工厂的“小时候辣条礼包”销量超70万。

老物件摇身一变成为收藏品、装饰品,在网上也热销。莫先生从事回收工作十余年,如今在淘宝上开设了一家“80年代复古怀旧小店”,出售老式电视机、老式收音机、二手缝纫机、手摇电话等回收的老物件。一台老式电视机的定价是142元,一台老式录音机的价格能达到149元,二手老式缝纫机143元。“老式黑白电视机卖得最好,最受欢迎,从去年起,我们已经开始专门高价回收黑白电视机来补充库存。”莫先生说。

纽住情感,与时代脉搏同频

在文化景观中,一些展馆独具匠心,主打怀旧主题,如同打开通向过去的大门,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幻。

华夏胶片电影展示馆

在南通如皋的华夏胶片电影展示馆内,百年来的电影发展历程在眼前一一闪过。省档案馆如皋电影史料馆负责人陈新新介绍,馆内收藏了几十万件电影藏品,包括中外电影放映机、电影胶片、胶片洗印生产设备、胶片电影修复设备、电影剧本、海报、电影技术类书籍,成为全国闻名的电影爱好者和电影行业专家的打卡之地。

展示馆内的各种放映机

展示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文化旅游展示+修复技术开发”深度融合,进行胶片物理修复、胶片数字化修复、声像档案数字化修复技术研究。“我们可对几乎所有声像介质进行修复和数字化转录,包括电影胶片、钢丝带、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等,这依赖于华夏十多年来不断收集和保存的3000多台声像档案读取和编辑设备、20多名专职技术人员的钻研开发。”陈新新说。

华夏修复的电影作品

华夏已对200余部电影进行精致数字修复,至今为止已服务超过50家单位,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各地档案馆、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单位、国企、央企等。修复完成的电影作品,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印度喀拉拉邦国际电影节等盛会均有展映,如《三毛流浪记》《青春之歌》《柳堡的故事》等,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展示馆全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旅游接待、档案数字化综合营业收入约600万元。”陈新新告诉记者。

踏入南京浦口永宁街道侯冲风景区的知青故里纪念馆,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水壶、农具、锅灶……诉说着当年知青们的青春故事和奋斗历程。

知青故里展示的老物件(受访者提供)

“这是一座以知青民俗展示为主轴、体现知青文化主题的庭院式纪念馆,也是南京最大规模的知青文化主题的博物馆。”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风景区总经理刘海洋介绍,侯冲社区也是《知青之歌》的创作者任毅插队所在地,纪念馆占地面积33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21平方米。馆内拥有约5000件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老物件,讲述南京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以及南京知青名人、浦口知青风采,呈现了知青们“上山下乡”的生活风貌。刘海洋告诉记者,近3年来,知青故里累计接待游客8万多人,累计门票收入约60万元。知青故里还带动了景区的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的发展,侯冲风景区接待30.4万人,综合收入约1500万元。

“怀旧商品凭借着人们的情感纽带拥有一席之地,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复制,很可能会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吸引力,因此,创新是怀旧商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举例说,“比如刘德华的演唱会,虽是怀旧,但也是一场融合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音乐表演。”周凯建议怀旧商品可以在保留原有经典元素的基础上,设计融入现代的理念和技术,营销模式利用社交媒体、直播等新兴渠道,商品本身更符合现代的消费理念,比如怀旧食品推出更健康版本,怀旧服饰采用更环保的面料等。

“只有不断创新,让怀旧商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既满足消费者对过去的怀念,又能为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价值。”周凯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实习生 刘诗涵

图片:杨民仆摄(署名除外)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