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高温下的劳动者:挥汗如雨 不惧“烤”验

保生产:挥汗如雨向前进

近日,南京连续高温天气,然而在122省道南京江宁段的养护大中修现场,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尽管烈日如火,沥青的温度几乎可以煎熟鸡蛋,再加上周围机械的轰鸣声,构成了三重考验,养护工人们却毫无惧色,坚守岗位。 通讯员 孙逸飞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8月5日,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全省重点工程建设现场,随处可见建设者们晒红的脸庞、湿透的衣服、坚毅的身影,火热的干劲如同不断攀升的气温。

连日来,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北沿江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项目部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标段控制性工程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斜拉桥978号主墩绑扎底腹板钢筋;跨葛新路连续梁996号主墩1号块张拉;跨葛塘河连续梁1002号主墩0号块浇筑混凝土;花海第8孔支架现浇简支梁浇筑混凝土;松杨路正在进行钻孔桩施工……

上午10点,在高温炙烤中,梁面绑扎钢筋的工人们陆续下班。“气温太高,有时汗水流进眼睛,无法睁开,就随手扯上衣角把汗水一抹又继续干活。”现场工人说,为了抢抓工期进度,班组每天凌晨5点上到上午10点下班,下午3点半再上到晚上7点,避开最炎热的时间段错峰上班。

“入夏以来,为保障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确保项目顺利有序推进,项目部及时对高温防暑知识进行宣传普及,持续开展‘送清凉’活动,为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工友们送去西瓜、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中铁上海工程局北沿江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项目部现场副经理杨志介绍,项目部通过采取错峰施工,避开高温时段,合理利用早、晚时间抢抓快干,目前一直按工期推进。

在苏州南站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据介绍,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施工作业,预计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沪苏湖高铁全线接触网架设完成,为下一步静态验收和联调联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现场,既有八九十米高空的吊装焊接作业,也有深入地下40多米的小隔舱开挖作业。在主塔、在锚碇、在桥墩,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在大桥南航道桥南锚碇施工现场,16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小隔舱开挖及填芯施工。高温加上“井底”混凝土产生水化热,让这里异常潮湿、闷热。项目部定时放置冰块降温,为作业的工人配置了云手环,实时监测适岗状态。

“进入三伏天以来,项目部及时调整了作业时间,凌晨5点开工,上午10点左右收工,下午工作从4点开始,晚7点左右结束,确保一线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省交建局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副指挥长戴俊平介绍,项目部为一线施工人员及时送上西瓜、藿香正气水、盐汽水等防暑降温物品。

目前,全省在建过江通道推进有序。8月2日,龙潭长江大桥南引桥开始铺设沥青,主桥的沥青铺设将于8月20日开始,预计10月前完成全桥铺设,正全力向年底建成冲刺。

41℃的高温、100℃的路面、170℃的沥青料……在沪陕高速平广段扩建工程夏仕港大桥的沥青摊铺现场,每天2200多吨沥青混合料铺装到位,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沥青摊铺就得‘趁热’。”正坐在2米多高的摊铺机上作业的韦小兵告诉记者,夏季高温能有效减缓沥青材料温度流失,沥青材料从出库运输至场地温度必须高于170℃,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目前,现场施工时间已调整为凌晨3点至下午2点。工人实施轮休制度,每2小时换一班岗,其间空调车、医疗保障车全程在现场,工人可以随时到空调车上喝水、休整。

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是省内由南往北方向过江后车辆分流的一条东西向高速主动脉,串联多条过江通道。“截至目前,南通段施工任务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相关扫尾工作;泰州段正有序推进南京往南通方向沥青上面层、交安施工,按计划今年12月完成扩建施工。”省交建局沪陕高速平广段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安全部副主任韩峰说。

8月4日上午,宁盐高速公路扬州段10标施工现场,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施工热火朝天,工人们挥汗忙碌着。

“天气炎热,生产任务繁重,项目团队通力协作,调动一切资源、排除一切困难,加快项目施工进度。”中铁十一局集团宁盐高速公路扬州段10标项目部现场副经理杨子豪介绍,项目现场集中熬制绿豆汤、配发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清凉”;科学合理调整施工时间,避开上午11点至下午3点高温时段,利用清晨和夜间加快施工进度,错峰作业,确保施工人员充足休息。

在铁路车间,在机场停机坪,一线工作者坚守岗位,挥汗劳作,全力保障社会有序运转。

“感应网压2.4KV、总风缸压力700Kpa以上,接触网上方无绝缘铆段关节,可以升弓……”在超50℃的司机室作业,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南京东机辆段南京东整备车间机车司机于广生已汗透衣裤。

“由于检测时受电弓降下来,机车内空调无法工作,每天工作服都能挤出水来。”于广生告诉记者,一辆摘挂掉货物的机车到达南京东机辆段南京东整备场后,进入整备场需进行机车保洁、三电检测、加砂、卸污、过分相检测、下载机车走行数据等作业。

南京东机辆段南京东整备车间党总支书记王荣年介绍,应对持续高温天气下的保畅通任务,各班组实行轮流接车制,交替进行动车作业。同时,车间还配备应急小药箱和充足的防暑饮料,安排人员巡守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此外,加长工业空调一体机风管长度,将冷风输送到狭小的作业场所,有效缓解高温影响。

面对旅客高峰和夏日“烤”验,东航技术江苏分公司的一线机务人员要在没有任何阴凉、地表温度超50℃的机坪上对飞机进行航前、短停和航后维护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暑运高峰保障。

“对于起落架、发动机、机腹等重点区域的检查,不仅需要目视检查,还需要用手去感受部件是否存在松动、形变、漏油等问题。”放行人员赵鹏边说边俯身穿过机腹,此时飞机空调排气口产生巨大噪声和热浪,“在闷热的环境下更要时刻保持精神集中,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暑期是旅游旺季。我们每天的工作任务量相较于之前有所提高,白班每天大约需要完成2个航前的维修任务和4个短停过站任务,每天至少需要在户外工作8个小时。”据东航技术江苏分公司航线维修一部航线维修四车间主任张家川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近日,淮安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巡检员在居民小区检查供气设备,确保供气管道安全,保障居民用气。 赵启瑞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保民生:不惧“烤”验守一线

面对高温炙烤,江苏各地劳动者坚守岗位,在烈日下挥洒汗水,保城市正常运转。

8月4日9时,盐城滨海县室外温度37℃。国网滨海县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配电运检班班长陈军带队维修电路,很快他的头发汗湿得像刚洗过,湿漉漉的电力服紧贴在后背。一直维修到14时,这个有着千户居民的小区终于通上了电。陈军已在电力作业一线工作20余年,他说,“烈日下手戴绝缘手套在电杆上作业,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但为了让居民有一个可靠的用电环境,我们觉得是值得的。”

“5月开始,我们就要求工作人员全面开展供电线路隐患排查,提高设备巡视、检测频次,及时消除隐患,防止设备‘带病上岗’。”盐城市滨海县电网相关负责人说,为守护市民“清凉一夏”,滨海县电网加强不停电作业力度,每一起维修均考虑现场不停电实施可能性,减少线路停电次数。目前已累计开展不停电作业910次。

8月5日14时,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工务六车间轨道巡检维护员赵杰和队友在烈日下忙碌巡检。近日,苏州地铁启动高温天气线路巡检方案,对露天线路轨道设施开展防胀专项检查。每天,赵杰与另一名巡检员组队,顶着炎炎烈日,背负10公斤以上的工具包,走完10公里巡查线路,为地铁安全运营保驾护航。“最近轨道上的温度普遍在55℃。上岗前,我们需要接受专门的高温体检,只有各项身体指标达标的人员才能上岗。巡检时,作业人员每隔5分钟会相互‘呼’一次,确保大家安全。这个工作很苦,但看着地铁安全在轨运营,很有成就感。”

8月5日15时30分,中建二局江苏分公司承建的江苏华天集成电路晶圆级先进封测生产线项目现场,300名建筑工人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机电安装、室外道路铺装等施工作业。脚手架上,从事建筑行业10多年的冯野戴着安全帽,正在熟练地抹灰,安全帽下黝黑的脸上,不时有汗水流下来。“每天衣服被汗水浸湿很多次,湿了干、干了湿是常态。”他说,这几天每天开工前,都会先喝一瓶藿香正气水,防止中暑。

热浪同样“炙烤”着城市绿植。苏州市园林绿化部门全力守护道路两旁的“绿伞”,对于新植树木、灌木丛及不耐高温的植物,为它们搭建遮阳网,保护植物免受高温灼伤。截至目前,苏州累计出动抗旱人员4.9万余人次,覆盖该市1705条主次干道,出动洒水车2565台,使用水泵6240台,浇灌行道树33.88万余株,花箱1.25万个,搭设遮阳网645套。

“白天高温把土壤晒得很热,浇下去的水在土壤包裹下成了滚烫的热水,易灼伤植物根系。”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绿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在今年7月下发通知,要求高温天科学合理安排浇水时间、频次和浇水量,浇水作业宜在上班早高峰前、晚高峰后进行,加大夜间浇水力度,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浇水。这既是养护城市绿化的科学方式,也能让园林工作者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高温天是燃气安全事故高发季。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说,江苏要求各地燃气企业做好应对夏季高温恶劣天气各项准备,认真检查消防、喷淋降温等设施运行状况,制定完善燃气泄漏、管道设施第三方施工破坏、民生保供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同时,加大对燃气设施日常巡线巡查频次,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设施运行监控,防止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遭受外力破坏,保障供气安全。

酷暑之中,各地多措并举,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各种保障。

8月5日15时30分,室外38℃。记者来到南京双和园小区附近的环卫安康驿站,环卫工人蒋偲传和郝玲正在纳凉休息。驿站干净整洁,整齐摆放了4只休息沙发,有微波炉、冰箱、空调,还备有防暑降温药品。入夏以来,南京各环卫单位累计为环卫工人发放藿香正气水、人丹、清凉油等防暑药品2万余份,发放西瓜、矿泉水、冷饮等解暑饮品6万余份。

“全市约有1.5万名环卫工人奋战在一线。”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二级主任科员孙秋阳说,为保障一线环卫工人身体健康,南京要求优化人工作业时间,12:00—15:00高温时段暂停人工作业,无遮阳的特殊路段可视情况灵活调整,当气温达到40℃时,停止一切室外露天人工作业。同时,加强机械保洁,采取“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的高温作业模式,加大道路洗扫、洒水、清洗、冲洗作业频率,每天冲洗、洒水4—5次,抑尘车10:00—16:00每2小时一次对主要道路实施不间断喷雾洒水作业,增加空气湿度,有效抑尘、降温。

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江苏要求各地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合理安排每日工作时间,严控室外露天作业时间,减少受阳光直射的工序作业。同时,要求改善工人劳动生活条件,项目部必须设置医务室和休息亭、茶水亭,为一线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防暑降温用品和药品。各地还加强作业人员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切实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合法权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刘春 实习生 金若彤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