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0免赔”能否成惠民保升级新方向?

阅读提示

近期,多款“0免赔”惠民保产品上线。相比其他产品,“0免赔”将特定情形下惠民保赔付门槛降低为0元,给参保人提供了更多保障,有助于解决参保率不足问题。不过,“0免赔”能否成为惠民保升级的更优方向,仍有待市场检验。

“0元起赔,用低投入撬动高保额。”8月1日,“杭州市民保2024”保障生效,这是一款在全国首创特定情形“0元起赔”的惠民保产品。

近年来,惠民保以其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等优势迅速推广。不过,惠民保产品通常设有一定的免赔额。相比之下,“0免赔”惠民保更有吸引力。它能否成为惠民保升级新方向?作为一种带有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它有哪些创新?又如何更加“惠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0免赔”惠民保应运而生

6月25日,由平安健康承保的“杭州市民保2024”开放参保。相较于2023年,除了89元的普通版外,今年还新增了129元的升级版。升级版特别针对28种特定严重疾病和意外住院,将免赔额降至0元。

所谓免赔额,就是参保人在发生医疗费用时需要自行承担的最低费用限额,只有超过这个额度的部分才能获得保险公司赔付。

目前,市面上的惠民保普遍设有1万元~2万元的免赔额。而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约2亿人次,次均住院费用为7674元。其中在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205元、2943元。这些医疗费用通常低于惠民保的免赔额,因而无法获得赔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0免赔”惠民保应运而生。它取消了免赔额的设置,意味着参保人即使只产生了较低的医疗费用,也能够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从而提高了保险的覆盖面和参保人的受益可能。

据悉,“杭州市民保2024升级版”的住院基本医疗报销年免赔额仍为2万元,但对恶性肿瘤、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严重慢性肾衰竭、冠状动脉搭桥术等28种特定严重疾病和意外住院实行“0元起赔”。这些疾病的普遍特点是疾病高发、病情严重、治疗费用高。杭州市民保方面表示,“0元起赔”让被保险人在面临较为常见的住院费用时,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赔付。

值得注意的是,“0免赔”惠民保并非杭州市民保的独家“专利”。被视为“沪惠保”兄弟产品的“沪补保”也于近日上线,其多项责任同样实现“0免赔”。

降低免赔额成惠民保发展趋势

中再寿险发布的《惠民保的内涵、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2年惠民保产品的平均免赔额呈现下降趋势。报告认为,这一变化的背后,其实是惠民保正面临个人参保率不足的问题,这成为当前惠民保发展的核心难题。

“许多参保人因未达到赔付门槛而感受不到保险的实际益处,这降低了他们的参保动力,进而影响了保险产品的持续性。”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表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降低免赔额或成提高产品吸引力和民众感知度的有效策略。纵观近年来惠民保发展历程,超过70%的产品在续保时降低了免赔额,这已经成为惠民保发展的一大趋势。

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副所长张翔表示,降低免赔额是惠民保产品创新的重要一步,它直接回应了参保人对于更易获得赔付的期望。通过这样的改进,保险公司可以提高参保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那么,直接将免赔额降低为0元,能否成为惠民保新的升级方向?张翔认为,“0免赔”不是惠民保的主流产品,由于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成本问题,此类产品目前还无法不加限制地普遍应用。

是否为更优升级方向有待检验

“0免赔”产品虽然为参保人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但也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风险控制要求。保险公司可能需要采取提高保费、加强健康告知、调整赔付比例等措施来降低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0免赔”是否是一个更优的升级方向,仍有待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反馈。

一方面,目前,“0免赔”产品的医疗数据尚不完善,这对保险公司在风险评估和定价策略上构成了挑战。另一方面,这类产品在开发和推广上也面临困难,由于更高的保障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保费,这会给人们接受保险产品带来一定影响。

惠民保作为一种带有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其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等共同努力。业内人士指出,保险公司在开发“0免赔”惠民保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风险控制、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产品长期稳定发展。

张翔建议,消费者在投保“0免赔”惠民保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包括保障范围、赔付条件、责任免除等,以确保所选产品能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他还提醒,由于“0免赔”产品在1万元以下区间的赔付比例并不高,消费者在构建个人保险组合时,应考虑将“0免赔”产品与其他类型的保险产品相结合,以获得更优的成本效益和更有针对性的保障。

记者 邹倜然 实习生 周婷怡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