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盐城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月4日下午,由盐城市社科联指导,盐都区文旅局主办,盐都区图书馆、盐龙创享书吧承办立秋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在盐都区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举办。

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说,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一百三十五度。秋,古为揪,事物从此而开始收敛,阴气从地面而出,开始杀灭万物,因此以秋为节。秋,以禾为旁,是指谷物成熟,此时万物皆老,而没有比成熟的谷物更为可贵的,所以从禾。立秋了,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过去的日子里,没有空调、冰箱,酷暑难耐,寝食难安,不少人会“疰夏”,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需要好好滋补一下。
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当然,现代人基本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掉‘膘’,反而不少人因为身上的‘膘’太多而苦恼,所以‘贴秋膘’已经演化为秋季进补的代名词。除了“贴秋膘”,在立秋之季,盐城还特有“摸秋”的习俗。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立秋之夜,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

“立秋后,往往有数天炎暑逼人,无异于盛夏,俗称作‘秋老虎’。由于立秋之时是以土圭测日影而得,时间并不固定,因而有人常常按立秋是在早上还是晚上来推测立秋后天气的凉热。有谚语道:‘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意思就是说,如果在早上立秋,那么立秋后一定凉爽;而如果在晚上立秋,则立秋后仍有炎暑,要谨防秋老虎了。”王登佐科普道。
本次活动是盐都区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之一。书友围绕盐城立秋的气象变化、气候特点、农事、民俗、养生等进行研讨,书友们还参观民间收藏家杨建提供的立秋主题藏品展,参观实践盐都区图书馆数字体验区。(王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