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危险!一居民楼突发闪爆 爆炸发生时应如何逃生?

8月4日8时20分左右,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兴隆小区一居民楼发生闪爆,3人受伤,暂无生命危险,事件原因正在核查中。

什么是闪爆?

闪爆是指当易燃气体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遭遇明火或电火花,就会立刻燃烧膨胀,从而导致爆炸的现象。

闪爆往往表现为一次性剧烈爆炸,但如果易燃易爆气体能够持续得到补充,还将引发多次爆炸事故。

面对爆炸事故,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爆炸隐患?

一起来看↓

遭遇爆炸事故

如何科学避险逃生?

发生爆炸时身处室内

1.不要观望,迅速寻找隐蔽物躲藏,尤其不要站在玻璃门窗后观望,因为强烈爆炸往往伴随猛烈的冲击波,这时一定要避开窗口、门口等危险处。

2.迅速“放低身段”,同时张口,避免强大的爆炸冲击波击穿耳膜,导致永久性耳聋。

3. 确定周边安全后,应第一时间撤离。撤离过程中,注意远离窗户、玻璃门、吊灯以及明显不稳的地板和楼梯等。

4.撤离过程中如遇烟雾,应低下身子往上风口方向前行。若烟雾太浓,要用湿毛巾或防烟面罩捂住口鼻。

5. 按建筑逃生线路撤离,避免乘坐电梯、扶梯。

6. 如果无法撤离,要将门窗锁死,钻到结实的书桌或餐桌下,同时远离窗户,并携带食物、水和药品等应急物资,等待救援。

7.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大声呼喊,以免吸入大量灰尘。可以通过吹口哨、打开手电筒、敲击管道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发生爆炸时身处室外

1. 注意远离爆炸点,不要前往围观。

2. 观察并判断风向,往上风向撤离至足够的安全距离。

当心藏在你身边的

4个爆炸隐患

碳酸饮料放冰箱冷冻

千万小心!易拉罐包装的碳酸饮料不能放进冰箱冷冻。碳酸饮料内含大量气体,密闭性强,液体结冰后体积会膨胀,从冷冻室取出后,饮料中气体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析出,使罐体内部压力变大,极易发生爆炸。

用微波炉烧水

不要用微波炉过度加热水,因为微波加热时,水不会流动,只是温度升高,超过沸点可能还“不开”。这时水看似平静,但只要端起水杯,一点扰动就会令其发生“暴沸”,甚至爆炸。

这些“危险品”放车里

  • 打火机、碳酸饮料等罐装带压力物品,受热易发生膨胀。

  • 花露水、酒精等,挥发产生易燃气体,车内温度过高,达到燃点或者遇明火,易发生轰燃。

  • 老花镜、放大镜、瓶装水等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长时间聚光发热,容易引燃车内可燃物。

  • 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高温环境下电池易发生鼓包,有爆炸危险。

“共享”手机充电器

闪爆突发性强

火灾危害性大

切勿围观

注意避险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