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在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古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内举办了一场“一个人的音乐会”。年仅11岁的听障女孩(艳艳)头扎蝴蝶结,身穿小长裙站在舞台中央,丝毫没有露怯,大大方方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音乐时刻。“首先,我要为大家演唱一首我最喜欢的歌曲《孤勇者》。”话音刚落,伴奏响起,艳艳一边纵情演唱一边欢快舞动,引得掌声不断。“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一曲毕,不少在场居民纷纷为这名“小孤勇者”点赞,一些观众在了解到艳艳的情况过后,甚至还动情落泪。
这场特殊的音乐会源于社区为艳艳开展的“一个人的暑托班”公益项目。在今年暑期的一场“送清凉”活动中,社区网格员得知艳艳的父母每天为了生计奔波没时间陪伴她,奶奶体弱多病,照顾孩子也倍感吃力。在征得全家的同意后,由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微网格员等群体组成的“托管服务队”围绕艳艳一家展开,并用“N对一”的形式来丰富她的暑期生活。

在艳艳的课桌上,贴着一张由大学生志愿者许雯月为她“私人订制”的课程表,作业辅导、音乐、美术、手工、小实验等多样化课程赫然在列。其中,“音乐”这堂课被红笔画了个圈,这是艳艳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她对许雯月说,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就是音乐,也喜欢唱歌,未来想当一名音乐老师。

为了帮助艳艳追逐自己的梦想,不少人甘愿当起了她背后的“圆梦人”。得知艳艳热爱音乐,许雯月特意找来相关专业的同学过来帮忙;广陵区文化馆声乐老师陈昊主动报名前来当志愿者,一有空便带着艳艳进行相关培训。“我们采用咬雪糕棍、吹气球、吹纸条等方法,让她感受身体内气息的流动。”许雯月说,为了让艳艳一张嘴就能精准发音,他们便挨个领着她盯着校音器反复进行练习,“这样的枯燥练习,我们都受不了,没想到艳艳却坚持了下来。”
“艳艳从小就患有听力障碍,直到植入人工耳蜗后才开始学讲话。现在讲话虽显生硬,但与他人沟通交流已没有障碍。”艳艳的爸爸殷界飞说,孩子很要强,学习很认真,成绩也不错,对于音乐更是情有独钟。虽然学校里也开设了音乐课程,但这种“一对一”音乐教学艳艳还是一次接触。“我总是唱不好,好在老师们总是能够不厌其烦地为我示教、讲解、伴奏。”艳艳一脸感激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由“一个人的暑托班”延伸出来的还有“好好学习”微信群,在这里,志愿者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帮艳艳解决学习难题。“老师们,我有一道题不会解,谁能帮帮我?”日前,艳艳在家写作业时遇到了一道数学思考题,她拿出奶奶的手机,向群里的志愿者老师发出了求助信息。很快,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朱翰韬了“接单”,分别用文字和语音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过程。眼瞅着难题被攻克了,艳艳很是高兴。“‘好好学习’微信群是我的学习‘帮手’,以后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不在身边,也有人帮我辅导作业了!”
在艳艳看来,自己就是《孤勇者》里的“英雄”,保持着永不放弃的生活态度,怀揣着“成为一名音乐老师”的梦想,毅然向未来前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韦
通讯员 陈晨 古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