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暑期的安全教育,如何让唠叨更走心?一线名师有招!

  暑假是休养生息的美好时光,也是个性化成长的重要过程。同学们该如何度过一个充实愉快的假期,家长们又该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假期亲子陪伴呢?南京市教育局邀请中小学一线名师录制了“宁心一夏 乐伴成长”2024年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暑期系列微课。暑期是学生安全事故的易发期,怎样才能真正做好暑期家庭安全教育工作呢?

  今天,推出第七期——《暑期安全教育,走心才能入心》。

  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陶老师工作站江北分站负责人、南京市心理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潘月俊老师从青少年心理特点切入,带领家长朋友们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共同探讨家庭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

  为什么孩子们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和他们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个人神话”

  孩子们普遍认为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即“个人神话”。 他们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且无所不能,过于强调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认为不好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他们容易忽略潜在危险,需要成人加以引导和教育。

  喜爱冒险

  冒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越好奇越英勇,富有挑战精神。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冒险行为逐步增多,在青春期达到最高点。但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受伤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感觉寻求

  感觉寻求是个体寻求多变、新异、复杂、强烈的感觉和体验,并且采取危险行为来获取以上体验的人格特质。如果您的孩子具有这种特质,更需要加强他的安全监管。

  同伴效应

  在有风险的情境中,同伴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群体当中孩子更容易做出冒险的决定,实施冒险行为。因此,当孩子和同伴外出玩耍时,父母要对孩子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履行监管职责。

  如何有效做好家庭安全教育?

  策略1:加强安全常识宣讲,提高自护能力。

  对于常识教育要具体明确,不能简单地说“要小心”,而应该具体告诉孩子如何小心。

  策略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并非简单的一句叮嘱就能达到效果,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孩子增强安全体验。如:故事熏陶,行为学习,情境游戏,体验练习等。

  策略3:培养孩子求助能力,学会安全避险。

  告诉孩子当遇到危险时,要想方设法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和警惕,要善于求助,要学会报警,这些都要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和练习。

  策略4:教导孩子学会说“不”,拒绝危险要求

  既要教孩子学会说“不”,拒绝危险的要求,也要教会孩子善于说“不”。

  策略5: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做好安全保护

  与孩子经常交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提供帮助。

  “暑期孩子的安全监管,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切实承担起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假期生活的关心与指导,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潘老师总结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责编:叶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