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国优计划”试点校上新!江苏2所高校入选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第二批试点支持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所香港地区高校承担“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任务。江苏高校中,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入选。

从2024年起,第二批试点高校通过推免等接收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有关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或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也可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重点为中小学培养一批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

据悉,江南大学将在推免生遴选和在读研究生中,面向理学、工学门类,选拔学生攻读教育硕士,为中小学培养一批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老师。学校将以入选“国优计划”试点高校为契机,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整合多学科的优质学术力量,积极探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在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赛道上,担当使命、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未来教师”。

此前,江苏已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4所高校入选首批“国优计划”试点院校名单。“国优计划”首批试点的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既包括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也包括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同时,明确提出两种培养方式:高校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通过“国优计划”充分发挥各类高校的优势,鼓励强强联合,结成生源供给互惠、课程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深化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去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在培养方面,“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

《意见》还提出,支持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26学分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等都可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在从教激励方面,“国优计划”研究生享受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简称免试认定)改革政策。修完规定学分的“国优计划”研究生可参照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相关规定,按程序申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此外,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支持优质中小学与“国优计划”研究生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约定到相关中小学任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程晓琳

责编:杨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