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 仁丰里:文脉深深,烟火“焕新”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到了。作为我国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夕节,江苏各地都会打造一系列“七夕奇妙游”,比如扬州的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近几年都会以“七夕”为主题举办活动,让现代人穿越时空,感受传统文化的内蕴和氛围。一起来认识下仁丰里。

在扬州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中,有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西南角的仁丰里街区是“文脉深处”。这个起源于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古老的城市空间肌理,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保持完整、清晰的鱼骨状街巷体系。空中俯瞰,主巷道宛如鱼的脊椎骨,从南至北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5条支巷,宛如根根鱼刺,呈现出原住、原味、原貌的扬州文化生活。

仁丰里因宋代仁丰坊故址而得名,全长700多米,总面积12.07公顷。仁丰里溯源仁丰里的文脉当从旌忠寺开始。相传昭明太子在此处的一栋楼里,组织编纂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隋唐之际,居住在仁丰里南段巷子的曹宪著有《文选音义》,住在同一条巷子的他的弟子李善写成《文选注》。后世为纪念曹宪、李善,将他们居住的巷子命名为曹李巷。现在,街区有旌忠寺、阮元家庙等8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28处传统风貌建筑。

扬州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

近年来,仁丰里因地制宜,鼓励居民参与更新改造,精心设计街区业态新布局,按照“微更新、强文化、集民智、可持续”原则,坚持保护和繁荣、宜居、宜游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古城保护、利用的新路子。

街区保留原住民,盘活闲置的老房子,引进文化空间、特色民宿。街边店铺还吸引了众多非遗技艺与网红文创的入驻。如今,古老街区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文字:白雪 

图片:视觉中国

设计:郑玲玲

翻译:卫鑫

鸣谢:扬州市广陵区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