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到了。作为我国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夕节,江苏各地都会打造一系列“七夕奇妙游”,比如扬州的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近几年都会以“七夕”为主题举办活动,让现代人穿越时空,感受传统文化的内蕴和氛围。一起来认识下仁丰里。
在扬州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中,有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西南角的仁丰里街区是“文脉深处”。这个起源于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古老的城市空间肌理,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保持完整、清晰的鱼骨状街巷体系。空中俯瞰,主巷道宛如鱼的脊椎骨,从南至北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5条支巷,宛如根根鱼刺,呈现出原住、原味、原貌的扬州文化生活。
仁丰里因宋代仁丰坊故址而得名,全长700多米,总面积12.07公顷。仁丰里溯源仁丰里的文脉当从旌忠寺开始。相传昭明太子在此处的一栋楼里,组织编纂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隋唐之际,居住在仁丰里南段巷子的曹宪著有《文选音义》,住在同一条巷子的他的弟子李善写成《文选注》。后世为纪念曹宪、李善,将他们居住的巷子命名为曹李巷。现在,街区有旌忠寺、阮元家庙等8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28处传统风貌建筑。

近年来,仁丰里因地制宜,鼓励居民参与更新改造,精心设计街区业态新布局,按照“微更新、强文化、集民智、可持续”原则,坚持保护和繁荣、宜居、宜游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古城保护、利用的新路子。
街区保留原住民,盘活闲置的老房子,引进文化空间、特色民宿。街边店铺还吸引了众多非遗技艺与网红文创的入驻。如今,古老街区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文字:白雪
图片:视觉中国
设计:郑玲玲
翻译:卫鑫
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