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文脉华章|千载皮影 “艺”心传承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艺人操控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借助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图像,演绎古往今来、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灯影子”“皮猴戏”,是集雕刻、剪纸、绘画、造型、口头文学、音乐唱腔、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作为我国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皮影戏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世界皮影看中国,中国皮影看陕西。陕西的皮影历史悠久、雕刻精美,在全国享有盛誉。

2020年4月22日,当时正在陕西西安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与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当天傍晚时分,总书记来到大雁塔脚下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走进一家名为“非遗体验馆”的店铺。

店铺内摆放着各种纯手工打造的皮影人物,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打造这种皮影人物,需要经过制皮、画稿、雕刻、染色、熨烫等多道工序。

店铺主人焦连生是一名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当时已从事皮影制作16年。

总书记询问焦连生关中皮影的用料特点和艺术风格,并拿起一件皮影作品饶有兴趣地尝试着操作。

“总书记对于非遗文化非常了解,他还鼓励我好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令我备受鼓舞。”当日的情景,焦连生至今仍历历在目。

皮影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皮影。
皮影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皮影。

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的皮影艺术,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座特色桥梁。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峰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夫人扎帕罗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夫人米尔济约耶娃共同参观西安易俗社。彭丽媛与来宾们为皮影人物上色点彩,观看皮影戏表演,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两个月后的盛夏之际,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

7月28日中午,在欢迎宴会开始前,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为出席开幕式的国际贵宾准备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其间,在观看皮影表演《飞天》时,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频频点头,并不时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交流。正如习主席在欢迎宴会上的致辞所言,文明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

…………

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陪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度过了欢乐时光。今天,皮影戏依然在神州大地上传承不息。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为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

皮影艺人指导小朋友表演皮影戏。
皮影艺人指导小朋友表演皮影戏。

目前,全国共有37个皮影戏相关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涉及河北、辽宁、浙江、湖北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共有50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则更多。

全国各地通过建立皮影文化园、皮影传习所、皮影展厅,举办皮影戏艺术节、皮影研讨会、皮影汇演、皮影培训班、皮影雕刻大赛等形式,积极向大众普及传播和传承弘扬皮影戏文化。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不仅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让当代人触摸历史脉搏、留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鲁杨

视   觉丨颜妮 张紫曦

校   对丨李珊珊 王卓婕 宋春燕 娄郝 毛长志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