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幸福老年环省行⑩ | 用心呵护“食在幸福”,赢得老人“实在幸福”

“这个村的老人,吃早餐竟然不要钱?”

8月11日一早,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镇八井村的一家早餐店里,不少老人凭村党支部印制的“爱心早餐券”,享用免费早餐。

“一张券,可以换一碗热豆腐脑,也可以吃一根油条!”八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戴继超告诉记者,青壮年大多进城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以前,村里老人早餐通常都是随便对付一口,喝一碗晚上剩的稀饭,啃几口煎饼……让老人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早餐,成了村里记挂的一件大事。今年初,“一顿早餐”被列为2024年度八井村党支部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8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和五保户成为首批免费用餐对象,后面再慢慢拓展至75岁、70岁年龄段老人!”村干部笑着告诉记者。

八井村不仅有免费的早餐,还有免费的“文化大餐”。每到周末,老人们享用过早餐后,还能到八井村乡村书场去吃“文化大餐”,苏北大鼓、苏北琴书等传统曲艺表演,每每让老人们听得如痴如醉……戴继超告诉记者,这两年,村党支部在上级支持下,积极申报各类项目资金,把村集体收入很大一部分拿出来用于改善民生。眼下,八井村“睦邻之家”也已启动兴建建设,建成后将为村里的老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从一餐饭到“综合养老套餐”,八井村创新作为的背后,是当地编织幸福老年生活保障网的一个小小缩影。比如,五保户、独居空巢失能等困难老人需要紧急救助时,怎么办?今年3月,皂河镇党委、政府在全镇25个村(社区)全覆盖推广“爱心呼叫”系统,24小时接收老人突发疾病、灾情等意外情况呼叫,为困难老人筑起生命保障线,“爱心呼叫,一呼百应”。

如何让农村老人“养老不离村、就近养老”?据宿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武传芹介绍,宿迁农村地区逐步完善“村居养老服务站+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体系。实施特困人员分片集中供养,建成20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因地制宜建设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老年活动站等村级养老服务设施593个,为农村老人提供日托、助餐、助浴、助洁、保健、文化娱乐等互助养老服务。

农村“一餐饭”,置办得有滋有味。而城市里的“助老饭”,又是什么味道呢?

“每天我们提供10道菜,居民从中自选4道菜加1份汤!”宿城区幸福街道城东社区办起了“食在幸福”社区食堂,不仅老年人喜欢,而且成了社区各年龄段的“宝藏食堂”。

这个食堂,有一道很特别的“红色风景”,那就是: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穿着红马甲,每天饭点都会守在食堂,为居民打饭、端汤,做好服务。网格员还要兼任“跑腿小哥”,为腿脚不便、出门不易的老人送餐上门。

“一顿热腾腾的饭,凝聚了热腾腾的人心。”城东社区党委书记崔成龙告诉记者,食堂成了社区征集民意的第一线、撬动社区工作的突破口。在轻松的用餐氛围里,群众更容易“敞开心扉”,干部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及时帮助解决,用心呵护“食在幸福”,赢得老人“实在幸福”。

在助老“赛道”上,宿迁市的各个街道都在加速奔跑。用一位街道负责人的话来说,“大家都很卷!”

同样是在宿城区,古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有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综合服务休闲活动等4个功能区,集康复医疗、安宁疗护日间照料、短托临托服务于一体。中心还研发了智慧养老系统,经常组织棋牌比赛、手工编织、健康知识讲坛等,让辖区的老人老有所乐。

近年来,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宿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祺告诉记者,在城市社区养老方面,宿迁市采取部门共建、楼盘配建、街道社区新建、闲置资源改建、社会援建等方式,建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13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22家、医养结合型护理院(康复医院)24家,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截至2023年底,宿迁共有户籍老年人口112.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9.2%。宿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增速快、高龄化、农村老人多、特殊困难老人多”的特点。宿迁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向辉表示,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宿迁市按照“保基本、促普惠、提质量、强监管”的工作思路,根据城乡老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因需制宜打造具有宿迁特色的“温情养老”服务模式。统筹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径,初步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化为纽带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实现老年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广大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聂伟   实习生 惠诗琪 视频剪辑

图片来自受访者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