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送饭咯!”8月13日中午,南京最高气温超过35℃,在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摄山新城小区2栋,满头大汗的刘义香敲开了独居老人史文珍的家门。
中国有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这个高温纪录不断被刷新的夏天,如何保障他们的生活起居呢?2016年起,栖霞区推出“好邻居敲敲门”项目,志愿者每天奔波在各个社区,上门为居家养老的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送餐、安全检查等服务。截至目前好邻居志愿者已达4000人。8月13和14日,记者跟随他们一起,赴一场高温下的“敲门之约”,传递夏日的温情和关爱。

“热死了,今天几点起床的啊?”刘义香像回自己家一样敲门进了78岁独居老人史文珍的家。老人患有轻微阿尔茨海默病,说话有些慢,但见面就握着刘义香的手连声说“蛮好的,蛮好的”。除了送饭,刘义香还叮嘱老人高温天少出门,注意燃气、水电安全,并帮忙检查了水电燃气和食品是否过期。“明天见啦!”问完老人身体情况后,刘义香拎起保温袋又出门了。

“我们走路都是‘带风’的,骑车也是‘呼呼’的。习惯了,夏天还好,冬天饭凉了怎么办?”乡音浓厚的刘义香今年58岁,走路特别快,她也是本地人,住在摄山新城小区,每天为近十户邻居送饭已经八年了。她的父亲、老公还有女儿女婿都很支持她做志愿者,觉得很有意义。

这个夏天,在栖霞区,有近4000名像刘义香一样的“栖彩守护·好邻居敲敲门”志愿者,奔波在各个社区,保障居家老人们平安度夏。他们除了每天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还提供定期探访、安全检查、陪同就医等多样化服务,并会根据老人们的需求进行调整。
这些“好邻居”中既有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也不乏“90后”和“00后”的青年人。13日上午,在刘义香的“带风”队友们准备饭菜的同时,1999年出生的南航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张乐琪也在摄山新城小区进行敲门送服务。在老人王守元家,她帮忙测血压、修指甲,在厨房打下手,并嘱咐老人天气热尽量减少外出,饮食要清淡、多喝水。“哪里不舒服,记得第一时间联系我哦。”一个多月的时间,张乐琪已经和不少老人处得很熟了。

“栖彩守护·好邻居敲敲门”项目自2023年5月实施以来,初步建立了探访关爱工作机制,为在2024年异常酷热的夏天有效开展上门探访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好邻居敲敲门”项目负责人、南京爱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晓霞告诉记者,该项目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了更多关爱,上门频次也更高,每日通话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与身体健康,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助医、助购、精神慰藉等服务。今年暑期,他们又招募了几十名高校志愿者,年轻人有活力还有各自特长,他们像老人的孙子孙女一样上门探望,让老人们非常开心。
“敲门之约”,爱意满满。南京栖霞区的好邻居们用实际行动,让独居老人们在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拍摄:张筠 宋从骁
剪辑:魏林娜
文字:张筠 张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