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一口“吞咽”一头亚洲象体重的卵石,江苏造盾构机突破“掘进禁区”

交汇点讯 近日,由中交天和研制的直径9.73米盾构机“蜀新号”历经843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成功攻克“极限地层”,顺利贯通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重点工程都江堰至永丰站隧道区间,标志着高富水、大粒径漂石“极限地层”的掘进技术难题被攻克,“掘进禁区”自此将不复存在。都江堰城区地下隧道总长6.67千米,由“蜀新号”“光号”盾构机担负掘进任务,其中“蜀光号”已于4月14日顺利贯通另一隧道区间——永丰站至蒲阳站隧道区间。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区间地质高富水、砂卵石、大粒径漂石,地下水丰富,地质状况和施工环境较相邻的成都市地铁隧道更为复杂。该工程隧道区间不但卵石更大、占比更高、直径200至1600毫米的大粒径漂石占卵石的比重超过80%,且强度超过150兆帕,对克服刀盘频繁卡顿、刀具磕裂脱落、螺机卡死断轴、滞排等带来巨大挑战。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风险巨大,施工难度完全超乎想象,是国内目前在建卵石地层掘进难度最大的工程,至今国际上还没有成功案例,该工程隧道区间被业内普遍称为砂卵石地层的“极限地层”和“掘进禁区”。

据中交天和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骏介绍,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投资方在设计初期,拟选用大开挖技术,但因线路穿越桥梁、成灌高速铁路桥墩、房屋群、市政管线、市区主干道等,拆迁、封路、塌方、封河等作业难度极大,工期完全不受控,且地处都江堰世界遗产区保护带,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故而导致该工程停滞不前。当投资方、设计方正处两难之际,中交天和主动提供新方案,建议将中交天和“以排为主、以破为辅”带式螺旋输送技术的特色“成都地铁盾构隧道掘进模式”用于挑战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隧道的“掘进禁区”。

带式无轴螺旋机

在成都地铁17号、19号线工程隧道掘进中,中交天和颠覆传统地铁隧道掘进作业法,坚持“以排为主、破碎为辅”的先进理念,出色完成在卵石堆中的掘进任务,并将沉降控制在0.9毫米内, 刀具利用率完好率提升超过5倍,创造盾构机在成都地铁隧道工程最高月掘进612米的新纪录。经实地考察,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投资方、设计方表示:“我们看到中交天和在掘进装备研发方面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实力和建造能力,在成都地铁成功应用的案例让我们深受震动!”最终,决定按照盾构法进行施工总承包招标,并要求以中交天和作为盾构机装备的托底供应商。

“蜀新号”贯通的隧道

中交天和接下两台用于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隧道“掘进禁区”盾构机研制任务,针对地质状况和掘进环境开展大量的针对性适应性设计。国内外盾构机制造企业认为中交天和可能在这里“折戟”,中交天和的设计师们也说:“当时我们自己心里也捏着一把汗。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因素变化就需进行大幅调整,更何况有这么多难题和变化因素叠加在一起。”但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论证和无数次修正,“蜀新号”“蜀光号”盾构机顺利诞生。

盾构机直径吞进的石头

“蜀新号”“光号”盾构机采用中交天和首创大开口刀盘、带式螺旋、重型撕裂刀和大扭矩、大推力组合,刀盘开口率达45%,带式螺旋可将排石粒径由500毫米提升至1200毫米,驱动扭矩达33543千牛·米,最大推力达92400千牛。两台盾构机特别能“吃”,即便遭遇900毫米×1200毫米、重量超过一头亚洲象体重的卵石也照样可以一口吞咽。而传统盾构机掘进模式需将卵石碾碎后再慢慢吞咽,在同类地质地层平均掘进100米即需更换刀具,“蜀新号”“蜀光号”则可实现连续掘进750余米不换刀,相较传统盾构机掘进模式仅更换刀具就可节约成本1000余万元。累计吞咽卵石53万立方米,相当5艏“福建舰”航母满载排水的容积;总重量为105万吨,相当10“福建舰”航母船体的总重量。日最高掘进14.4米,月最高掘进513.6米,创造了高富水、大粒径卵石、漂石极限地层的掘进新纪录。

盾构机直径吞进的石头

中交天和作为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机研制方与供应商,与施工总承包方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通力协作,围绕解决高富水、大粒径漂石、孤石极限地层的掘进难题,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取得8项QC成果、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和多项荣誉证书。该工程施工负责人表示,中交天和是国内盾构机研制的“领军企业”,提供的“蜀新号”“蜀光号”盾构机科技含量高、地质适应性好、技术性能优越,成功挑战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隧道的“极限地层”和“掘进禁区”,为各隧道区间贯通和全线的建成通车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通讯员 蒋巍 张凤华

责编:杨易臻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