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在快递智能化浪潮中培育产业新优势

近日,多家媒体关注了夏日里火热的快递行业。全国快递业务于8月中旬就已突破1000亿件,比去年提前了71天。智能化仓储、智能分拣设备、无人驾驶快递车、无人机低空送达等新事物,为快递业掀起智能化新浪潮。

物流快递行业一头连着生产供给,另一头连着消费需求,被视为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晴雨表”。如果说快递件数的激增,彰显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那么快递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则折射出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推动作用。拿人们喜闻乐见的“黑科技”来说,智能分拣设备减轻了快递从业人员的工作负担,让快递的“中枢神经”又快又准;无人驾驶快递车便宜好用,解决了农村和偏远地区运送成本过高的问题;遇到需要运输急救药品、应急设备等紧急情况,无人机低空飞行可以不惧路途拥堵,直线抵达。科技创新畅通快递流通“微循环”,不断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江苏物流快递行业加速向智能化发展。从政策支持层面看,省内多地为快递业智能化“开绿灯”。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纷纷布局“空中快递”网络,探索“低空+”消费新体验,与头部企业合作共同发展智慧物流。苏州率先实现了快递无人车应用区域全覆盖,投入无人配送车超300辆。从经营主体层面看,一批江苏企业抓住了快递智能化市场新机遇。一家位于苏州工业园的独角兽企业,生产的自动驾驶快递车不仅穿梭在中国西部山区,还赢得海外订单走出国门。这些车辆的百公里运行成本,不到传统运输方式的五分之一,为畅通快递“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江苏方案。

企业创新,推动了快递业智能化浪潮加速到来。快递行业与电商同步崛起,传统快递业龙头企业主要诞生于电商平台发达地区。而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快递行业,平台经济不再是主导快递业的唯一力量,地区的科研能力、制造业实力占据了更多行业“话语权”。升级迭代打开了巨大的市场,为“后浪”奔涌创造了条件。对科教人才和制造业“家底”丰厚的江苏而言,加快培育物流行业新质生产力,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贡献江苏力量,也是“走在前、做示范”的具体实践。

“新赛道”催生“大市场”,更呼唤“大担当”。企业创新解决了快递业智能化从“0”到“1”的问题,而让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成为日常风景,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精细管理厘清相关权责边界,助推“1”到“10000”的转变。比如,无人配送体系仍然面临路权不够明晰、基础设施不完全匹配等问题,智慧仓储也存在数据流通不畅、数据安全保障不足等困扰。这些问题,单靠企业和市场难以有效突破,要靠政府推动、行业牵头,大力深化各方合作,在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安全监管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探索,逐步建立起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治理模式,确保新经济形态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对江苏而言,把产品和技术的先发优势转化为治理的先行先试,就能推动更多江苏企业抢抓机遇、脱颖而出,培育出新的产业优势。

(袁媛)

责编:杨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