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7月8日,在盐城保险业第三届文化节上,盐城保险行业协会向盐城公安赠送锦旗,感谢公安追回被骗资金,推动绿色保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盐城是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碳达峰试点城市,正以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为城市平安的守护者,盐城公安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在打击犯罪、风险防范、服务发展等各项工作中争先创新,全力护航盐城勇当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碳”路先锋。
“体检报告”中的“稳”与“变”
大丰沿海滩涂上,一座座风机迎风矗立,阵阵海风转化为“绿电”,点亮万家灯火。平安祥和的“灯火”背后是公安警务模式的“稳”与“变”。
稳,是风险防范的稳扎稳打。
“‘绿色化’是传统钢铁企业转型的必然路径,目前,我们可实现年回收利用副产煤气60亿立方米,发电8亿千瓦时……”7月2日,盐城市某钢铁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向合作商介绍公司运营时,特地提到公司转型蓝图变为现实,公安机关功不可没。不久前,挂钩该公司的大丰区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在走访时,发现一材料使用量异常增长,核算后发现有虚增重量嫌疑。经调查,成功捣毁一诈骗团伙,为企业挽回损失4千余万元。

拉近距离才能听到企业呼声,提供精准服务。盐城公安持续擦亮“企有忧 警快办”服务品牌,将“一警365·亲清在一企”与“百警挂钩百企”活动结合,走访企业6600余家,排查风险隐患40余处,出具《重点企业体检报告单》30余份,帮助企业避免损失1700余万元。
变,是先立后破的创新之道。
盐城公安自主研发搭建上下融通的风险感知平台,汇聚涉企相关信息,筛选风险,指引核查管控。3月初,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经侦大队民警根据平台信息,向辖区招商办发放“风险防范建议书”,跟踪整改中,发现一条合同诈骗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制止,成功避免900万元损失。
“我们针对各类风险隐患、行政监管薄弱环节、制度漏洞、法律缺失等问题,升级‘体检报告’单,向企业发放‘风险防范提示书’‘风险防范建议书’‘风险预警报备单’。”盐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李正旸介绍,盐城公安打造事前提醒指导、事中依法监管、事后动态跟踪的全链条执法服务模式,帮助企业构建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将隐患扼杀在苗头。
“动态车间”里的“破”与“挽”
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80余人、为企业挽损5.5亿元……近两年,盐城公安创造多个全国首战首例,打响了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工作品牌。
走进盐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勤实战区,科技感十足的各类自主研发实战平台让人目不暇接。这是一个集侦查、研判、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动态车间”,可以实现多警种合成研判、市县一体联动、破案与挽损同步推进,提高了侦查效能。

今年1月,某生态企业到射阳县公安局接企业报警,称遭受合同诈骗。射阳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依托合成作战的“动态车间”,成功在外市抓获犯罪嫌疑人,1月26日集中发还150余万元涉案资金,实现该案件“快破案、全退赃”,全力守护企业安全感与发展信心。
“企业最担心的是能否立案,立案后案件进展到哪一步……”盐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三大队教导员杨磊介绍,公安坚持快侦快破的工作基调,严格落实“当场进行网上接报案登记、当场接受证据材料、当场出具回执并告知查询案件进展情况、投诉举报监督的方式和途径”“三个当场”制度,回应企业期盼。
经济案件大多案情复杂、专业性强,盐城公安以打造“有本事”警队为目标,培育“懂科技金融、会研判侦查、能执法办案”的经侦人才。经侦部门两位同志被公安部评选为全国经侦专家。
“前置路径”上的“新”与“质”
盐城零碳园区、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等领域先行探索的步伐铿锵有力。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盐城公安孜孜以求,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0项措施》《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八项措施》等一系列措施,为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全心发展。
用距离换时间,以服务促发展。盐城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天合国能警务站坐落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区内,辐射3000余家企业、6万余名从业人员,探索“非接触式”日常管理模式,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类似的警务前哨在盐城遍地开花:
——2023年,盐城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在SK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站,运行一年来提供涉企服务,事项办结率、企业满意率均在98%以上;
——4月26日,盐城市公安局大丰区公安局在大丰农商行成立驻金融系统前哨工作站,运行以来成功劝阻4起电信诈骗,避免损失90余万元;
——4月30日,盐城市公安局建湖县公安局在江苏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长青工作室-润阳工作站”,为县开发区境内200余家企业提供法治服务……
盐城公安护“新”成长,助“质”取胜,在广袤盐阜大地汇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磅礴蓄能,一项项有力举措的落实实施,见证着盐城公安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不懈实践。(张腾飞 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