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勇挑大梁|“全域创新”让泰兴更兴

盛夏时节,泰兴大地上创新热潮涌动。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内,机器人在烯烃装置上穿梭巡检;在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老把式”车床已被智能化机床取代,进料、加工、精工、磨齿、总装一气呵成;位于革命老区黄桥镇的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正大力发展“院士经济”;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长三角医学先进技术创新中心也于近日落地泰兴,补上了该市生物医药产业迈向高端中的“短板”……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要串起产业链上诸多要素,并催生新动能、新模式。“我们正加快提升创新的密度、效度、浓度,聚力‘全域创新、全面转型’,实施《泰兴市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拨投结合管理办法》,拿出‘真金白银’助力重大科创项目落地。”江苏省产研院副院长、泰州产研院院长郜军说。

推陈致新,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走进新浦化学企业园区,眼前一片忙碌景象:有着激光雷达、火焰探测、甲烷遥感、红外探测等“硬本领”的机器人,正在烯烃装置上进行巡检,这款机器人能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下完成各项任务;年产8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PDH)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有序安装一台台新设备,该项目总投资33亿元,预计明年底投料试车。

新浦化学坐落于聚力发展“链式经济”的泰兴经济开发区内,是一家老牌化工企业,因为不断推陈致新,不仅成为“链主”企业,还推动形成“链式效应”。新浦化学发展与研发中心经理吴震介绍,他们正在研发的α烯烃产品,将打破业内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突破“卡脖子”难题。

此外,以新浦新材料研究中心为主体的新诺化学科技(泰兴)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石油化工新技术49项、新型分子筛合成技术11项,获得中国和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1项以及实用新型专利21项。

“传统”不等同于“低端”,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在泰兴,很多像新浦这样的老牌企业,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积极采取“平台+基金+项目”的扶持方式,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实现“老树发新芽”。

与日俱新,新兴产业“高原攀高峰”

7月下旬,走进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正井然有序操控着智能化机床,各类齿轮成型后,由机器人迅速打包运走,切割打磨的碎钢屑随即被清理干净。“需要材料时,只需轻点仓库电子终端,自动化智能立体仓库会将各类加工好的零备件调运过来,我们‘各取所需’进行作业。”该公司员工钱飞宇说。

作为一家新兴产业公司,泰隆与重庆大学联合攻克了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技术难题。2023年,泰隆共投入研发经费8028.3万元,获得第四届江苏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年组织申请专利56件;修订了5个企业标准,主持并参与了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5项国家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泰隆项目办主任张介禄介绍,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知名教授、上海大学学者团队与泰隆研发团队合作的《重载齿轮胶合失效机理与控制联合研究》课题即将迎来重大突破。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兴产业发展中,谁在科技创新上与日俱新,谁就占领制高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泰兴,类似泰隆这样坚持创新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江门地下700米中微子实验室核心探测设备,出自泰兴汤臣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入选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研发的球团链篦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助力新兴产业与日俱新,市委市政府出台‘拨投’政策,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助力创新,目前已成功助推光学树脂、棕榈油2个重大创新项目落地建设。”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增富说。

2023年,泰兴市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8.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91%;5月,泰兴市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该市连续第4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融合创新,院士经济让“未来已来”

8月的一天,黄桥古镇,闷热天气中飘起了蒙蒙细雨。淡绿色外墙的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与远处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相映成趣。这里,有着“院士经济”的“孵化器”。

有这样一种“人造肉丸”,其口感与质感类似猪肉。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办公室主任张同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教授研究的“新型替代蛋白食品项目”落户未来城,促进实验室与现代厨房的“联姻”。目前,以植物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类似动物食品质构、风味、形态的食品,即将进入投产阶段。而另一种“未来食品”植物奶,因没有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等问题受到各方关注,也即将孵化上市。

除了金征宇院士,未来城还聘请了陈坚、庞国芳、谢明勇等院士领衔的27人专家团队在此“安营扎寨”,着力打造以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为主导的全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沿高地。

7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顾宁领衔的长三角医学先进技术创新中心宣布落地泰兴。该中心团队重点研发医用微纳材料、微纳诊疗技术、细胞药物筛选等前沿技术,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专利。

一路向新,有了“硬支撑”与“助推器”。截至目前,泰兴已成功引入18名院士参与该市的科创研发与产业创新。泰兴市委人才办主任陈捷说,通过以产引才、以赛引才,累计集聚泰州市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162个;对于新入选泰州市“凤城英才计划”双创引进专项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助。

“唯有创新,方能致远。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力‘全域创新、全面转型’,设立规模20亿元的双创引导基金与19.4亿元的产业基金,用于支持各类创新重点项目,特别是发展‘院士经济’,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收获创新项目‘葡萄串’。”泰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奚海燕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茜 赵海峰 段世静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