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看辛追夫人“漆”彩斑斓的生活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集中发布一批马王堆汉墓文物研究与利用的阶段性成果

我们跟着一件漆凭几

先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西汉

看看辛追夫人“漆”彩斑斓的生活

01

摸清“家底”!

马王堆汉墓共出土26937件文物

1972至1974年间完成考古发掘的

长沙马王堆汉墓

是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

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据1973年10月发布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2004年7月发布的《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

两份大型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所披露数据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套)”

但这两份报告

仍存在诸多不准确、不完善之处

经过五十载努力

马王堆汉墓一号、二号、三号墓出土的所有文物

完成了系统性清库

同时推进相关研究

弥补了过去的遗憾和多项数据空白

△2024年修订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七大册),收录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3万余字简帛文献图版及释读。

02

马王堆“漆”彩斑斓的世界

经过这次整理研究查明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包括

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

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

在1017件漆木器中

869件保存完整

这是各地发现汉代漆器中

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

马王堆汉墓出土博具,也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套博具。

器类主要包括

鼎、匕、盒、壶、钫(fāng)、卮(zhī)

耳杯、盘、奁、案、几和屏风等

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记

说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

出土时不少漆器外表仍然光亮如新

可见汉初漆器制造工业水平较发达

马王堆汉墓出土云鸟纹漆钫

马王堆出土的各种漆器

花纹富丽而繁复 纹样细致而流利

最常见的有龙凤纹、云气纹、花草纹和各种几何形纹

也有近于写实的兽形、鸟形和鱼形等图纹

营造了一个“漆”彩斑斓的世界

03

从云纹漆凭几

看辛追夫人的生活

在湖南博物院复原展示的

辛追夫人家的“客厅”里

堂前开敞,堂内摆放有精致的屏风

人们可以跽(jì)坐在莞(guān)席之上

倚靠着云纹漆凭几谈笑风生

湖南博物院复原展示辛追夫人家的“客厅”,最左面就是云纹漆凭几。

“几”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批家具之一

古时,人们以跪姿跽坐在席上

由于没有靠背或是凭依用具

腰部缺少支撑,容易劳累

凭靠休憩用的凭几应运而生

 云纹漆凭几,湖南博物院藏

站有站相、坐有坐样

周朝时,坐的规矩就定了下来:

不同材质的席子和凭几

代表不同的地位等级

要行使不同的礼仪

到了汉代,几更接地气

成为室内重要的陈设和用具

秦汉时期的凭几有两条腿

由于稳定性不佳

腿的最下面设有长条形的延伸

几面较窄,只能放得下手肘

人在倚靠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姿态

稍不留神就可能连人带几栽倒在席上

(这也体现出秦汉时期人们行为处事对礼法的追求)

西汉坐形白玉人,河北博物院藏。玉人凭几而坐,双手置于几上,也是那时候的标准坐姿了。

随着高足家具的出现

凭几渐渐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时光流转2000多年

依然光亮如新的云纹漆凭几

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智慧

让我们可以一窥西汉时期的生活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