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苏州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富强社区暑托班内,孩子们正在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做“秸秆香包”。只见孩子们用秸秆编织成香包,再将茉莉花塞进香包里,花香扑鼻而来。原来,这里的暑托班学员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其中还包含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除了日常看护和课业辅导,暑托班还为孩子们提供了非遗体验、科技互动等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活动,充实青少年的假期生活。

困境儿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如何过暑假?记者了解到,今年暑期,江苏团省委、省教育厅在全省95个县(市、区)开设2169个“爱心暑托班”班点,覆盖江苏90%以上的乡镇街道,在减轻新业态劳动者暑期陪护子女压力的同时,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父母为之奋斗、打拼的这座城市。
开在农贸市场里的暑托班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近日,无锡锡山区云林农贸市场内,却传来琅琅读书声。记者走进农贸市场,穿过热闹的各类肉蛋蔬菜摊,在最深处的一间小房间中,十几个孩子正在学诗。

原来,这里是云林农贸市场爱心暑托班,主要面向市场内摊主子女招募学员。老师们围绕绘本故事、茶艺、趣味数学等内容在每周开展爱心课程,市场负责人还自掏腰包,安排管理人员带领孩子在菜场里购买喜欢的菜品,开展厨艺课堂,学做一荤一素一汤,提高孩子动手能力。
为何要在农贸市场内设置一个暑托班?云林农贸市场负责人张燕红说出了一个背后的暖心故事。
在农贸市场内,有一家夫妻俩经营的酸菜鱼店铺,张燕红经常路过店铺,看到店主的女儿语嫣经常趴在一个只比A4纸大不了多少的空位上写作业。有一天,小女孩突然叫住了张燕红,问她:“阿姨,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写作业吗?”张燕红应允了。
第二天,当张燕红又经过酸菜鱼店时,女孩已经背好了书包,眼神中满是渴望,显得十分不好意思地问她,今天能否再去办公室写作业?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张燕红,她决定为农贸市场商贩们的孩子开辟一个爱心书房。后来,在区团委、街道办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这个深藏在农贸市场内的暑托班成功开办。

记者在农贸市场内见到了语嫣,她和妹妹正在暑托班上课,而在农贸市场的另一边,她的母亲王女士正在酸菜鱼店铺里工作,夏日炎炎,酸菜鱼店铺里的温度很高,王女士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我们每天很早就出来干活,孩子实在没人看管,在暑托班,孩子学了很多东西,茶艺、烧饭,回到家还会给我们说班上的趣事,我们也觉得放心。”
将暑托班开到外卖点周边、企业里,特殊儿童暑托班关爱“星星的孩子”
“今年,我们在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困境青少年的基础上,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各级团组织与教育部门深入摸排服务对象,力争做到有求必应。”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开设2000个“爱心暑托班”是2024年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全省所有县区均开设暑托班办班点,按师生比1:5配备跟班工作人员。暑托班提供思想引导、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服务活动,帮助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记者了解到,镇江、无锡等地深入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聚集地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暑托班服务需求,就近开设暑托班。镇江市润州团区委在商圈、外卖网点周边开设9个“爱心暑托班”,并根据家长们的工作情况,延长班点的看护时间。无锡锡山区东亭街道团工委在外卖员工作较为集中区域开设“东亭城市书房暑托班”,方便大家及时接送,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其子女真切体会到温暖和关怀。
记者了解到,太仓市根据各类群体需求,量身定制暑托班。太仓团市委学少权益部负责人王婧介绍,为满足家长特殊需求,今年开设了面向非公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候鸟”的皇冠新材料暑托班、面向患有孤独症等智力障碍的特殊儿童“星星港湾”暑托班和面向快递、外卖等新就业群体的惠阳社区暑托班等173个,优先招收困境家庭青少年,实现各乡镇(街道)全覆盖。
8月14日早上不到8点,记者看到,已经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来太仓惠阳社区暑托班。与暑托班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地方,就是当地外卖员常常聚集的商场大润发。王婧告诉记者,太仓团市委在开班前充分调研市内大型商圈附近的外卖员、快递员人流量,最终选定在大润发附近快递、外卖小哥集中区域的惠阳社区站点开设专属服务暑托班,优先服务快递外卖等新就业青年群体子女招生。
除了乐动心声、指尖魔方等特色课程,暑托班还开设了“萌娃外卖员体验”,孩子们在室内模拟外卖员送餐的过程,让他们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我们要在送餐时间限制内完成送餐,不然会被扣分,这让我了解了爸爸平时送外卖工作的不容易。”一名暑托班学生说。

8月14日,太仓新鑫护理院“星星港湾”暑托班内,9名“星星的孩子”正在手拉手围成一圈,努力调整身体姿势一个个穿过呼啦圈。这里是面向全市特殊儿童招生的站点,联合特教学校、康复机构专业教师开设生活技能,蒙特梭利,康复游戏等特色课程,让特殊儿童家长在暑期得以“喘息”。
上一秒还在安静的孩子,下一秒突然情绪激动尖叫起来,志愿者严依婷迅速开始安抚孩子,过了一会儿,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对于严依婷和其他志愿者来说,安抚特殊儿童的情绪是每天暑托班最重要的工作,9名特殊儿童配备了8名志愿者,“有个小朋友刚来的时候经常会突然烦躁不安,捂住自己的耳朵,开始大喊大叫,经过一个月以来的相处,孩子的情绪稳定了许多,他们纯真的笑容也时常打动着我的心。”
暑托服务从“有”到“优”,各类暑托班有趣又实用
“爱心暑托班”的课程内容和质量,是孩子们有收获、有成长、有进步的保证。今年各地暑托班在课程设置上围绕思想引导、实践锻炼、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素质拓展等方面开发课程,发动社会组织的文化、艺术、心理、科学等专业老师参加教学服务,让孩子们在假期中精神有引导、学业有辅导、生活有陪伴、成长有守护。

今年暑假还没到,泰州姜堰区三水街道陈庄社区几个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就找上了社区党委书记黄俊:“今年社区还开暑托班吗?”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暑期在家,作业遇到难题没人能帮忙解决,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孩子终日沉迷电视或游戏。
“把孩子放在我们社区,家长们都放心!”在黄俊的协调下,近40名孩子在社区爱心暑托班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假期。组织孩子们前往白米国防教育基地、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果蔬种植基地等开展研学,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增长见识。

在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党委书记黄海看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暑托问题,也是在推动海门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第二故乡”。今年暑假社区开设的爱心暑托班中有20名学生,其中有不少是周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家庭子女。暑托班课程除了课外阅读、绘画、体能、心理健康团辅课等,还为孩子们组织了妙趣横生的荧光夜跑、花球啦啦操等活动。
“爸爸每天几点回家?”记者问正在暑托班上课的筱竹(化名)。谁知,这个小姑娘怯生生地答道:“我也不知道爸爸每天几点下班,有时好像看到他回到家已经凌晨四点了。”
筱竹的爸爸是一名外卖员,妈妈在附近的快餐店打工,每天能照料自己的时间很少。这个暑假,她便和弟弟一起来到社区暑托班学习。在这里,姐弟俩不仅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暑假作业,还交到了一些玩伴。筱竹的弟弟喜欢玩一款名为“蛋仔派对” 的游戏,更重要的是,筱竹的弟弟还在暑托班学到了游戏防诈骗知识,“来上课的警官告诉我们,网上这些免费领游戏皮肤的消息都是骗人的,不要上当受骗。”

“当离别开出花,伸出新长的枝丫,像冬去春又来,等待心雪融化。”8月13日,南通海门街道DoMiSo“托举童心,‘暑’你有趣”爱心暑托班内,传来一阵歌声。雨曦(化名)正在认真跟唱学习,她开学就要上小学二年级了,她的爸爸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每天起早贪黑工作,上午上班前把雨曦送到暑托班上课,晚上五点多再把孩子接回家,“我很喜欢在这里,可以学唱歌,还可以学尤克里里。”
在这里,像雨曦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20名暑托班学生中,大都是社区务工人员子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家庭困难群体子女。除了特色的吉他、声乐等课程,暑托班还整合了公检法系统、卫健委等单位人员作为教学力量,充分打好“借力”组合拳,让暑托服务从“有”到“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