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最快3个月拿证的“水硕”“水博”,招摇过市的日子还有多久?

  “最快3个月拿到海外硕士双证”“半个月拿美国硕士单证”“从中专到博士只需五年”……据《新华每日电讯》近日报道,一些学历提升机构在网上发布海外“速成学历”广告,有的直接晒出多个学员的海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有学历提升机构的咨询顾问说,有人不惜花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买一个海外学历。

  事实上,一些境外高校“学历速成”已野蛮生长多时。一些海外当地私立高校知名度不高,办学质量一般,对申请者没有外语成绩要求。不少学校采取线上授课,有的甚至不需要撰写毕业论文。部分留学中介机构正是利用这些学校“易录取、好毕业”“学制短”“价格低”的特点,开辟出一条看似“极具性价比”的留学新赛道,从帮助“运作”申请、代写学生作业和论文,到学生回国找工作时做背景提升,提供完整的“一条龙”服务。这样含金量不高的速成学历,也被网友戏称为“水硕”“水博”。

  如此“速成模式”颇有市场。许多单位在招聘时会设置学历门槛,高学历也让在职人员在加薪、升职、职称评定、落户积分等方面更有优势,甚至一些企业在裁员时还会将学历作为参考指标之一,种种因素自然会刺激一些人提升学历的需求。此前有媒体曝出,有高校送自家教师出国速成读博,之后再批量引进,迅速完成博士率指标以“升级更名”。

  这样的“速成”拿学历,对那些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速成博士”毕业回国后,享受的人才政策、福利待遇都与正常培养的博士并无二致。如果“走捷径”拿文凭的人成为获益者,甚至抢走了那些努力拼搏的实干者的人生机会,是对教育秩序的扰乱、对教育公平的破坏,也是对官方认证机构公信力的损害。

  同时,花钱买海外“速成学历”,天上掉下来的可能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在线上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关键词“学历”,共有4万多条投诉记录,其中涉及“虚假宣传”“拒不退款”等问题的内容居多。因此,个人应保持理性,避免被眼前的“捷径”所迷惑,否则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打水漂不说,还可能对自身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遏制“速成学历”乱象,应加强学历认证审查力度,在完善认证院校信息披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目前,我国对国外学位的承认主要是基于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互认协议,这样的互认能够辨别真伪,但不能把关质量,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难以有效筛选。因此,可以鼓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发布评估报告,加强社会监督。

  “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留学生颁发速成硕士、博士学位”的现象,已经得到了立法层面的重视。将于2025年1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明确要求,“对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的承认,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自2021年9月以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陆续发布了五个批次涉及32所国外高校或其学历教育项目的审查公告。不难预见,“水硕”“水博”未来在国内的生存空间将会越发逼仄。

  “速成学历”乱象也是一种提醒,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的刚性评价倾向,建立健全科学务实的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速成学历”的生存土壤。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