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 府学街:吴承恩“母校”所在地

府学街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因淮安府儒学的旧址而得名。

古代官办的儒学一般分为县学、府学和京城的太学三级。淮安区古称山阳县,自然有山阳县儒学。同时,山阳县又是历代郡、府的治所,所以城内又有府级儒学,淮安府儒学的学生来自所属各州县。元代淮安所辖范围最大,明代次之,下辖现在苏北除徐州直隶州以外的大部分地域。当时淮安府学的生源很广,苏北一带的文人,特别是官僚、文学名人,大多数在淮安府学读过书。根据《淮山肄雅录》记载,自顺治十四年(1657)至光绪三十年(1904),府学共招收生员3950名。

淮安府儒学经过历代增建与维修,规模越来越大,清末战争迭起,府学逐渐损毁。1958年改建为青年公园,北半部建成文化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将淮安府学旧址附近的道路命名为府学街。2023年,府学街入选江苏第二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淮安府学泮池照壁

淮安府儒学在历史上是苏北地区读书人向往的神圣殿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其中有明代大文学家吴承恩、清代朴学大师阎若璩。淮安府学和府学街是淮安灿烂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文字:刘霞

图片:叶芷琪

设计:葛逸潭

翻译:卫鑫

鸣谢: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春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