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发售以来热度持续不减,同样热度不减的还有芯片、显卡等电脑硬件市场。京东平台数据显示,“悟空”发售以来,电脑组件整体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20%,其中显卡品类成交金额同比增长高达200%,显示出玩家对高性能电脑硬件的强烈需求。而在电脑硬件升级的热潮中,一些事关国产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浮现在人们面前,亟待引起相关领域的重视。
因为采用了最先进的游戏渲染引擎,“悟空”高仿真的视觉呈现非常依赖电脑CPU的性能与显卡GPU的渲染能力。而对于CPU和GPU这两块核心芯片的市场竞争,在游戏上市后也几乎进入了白热化。先看CPU,媒体报道:“悟空”发布后,英特尔即对市场上热销的几款CPU进行了补丁修复,但在运行游戏时仍然面临挑战,最佳推荐CPU终被其竞争对手AMD拿下。而在GPU方面,英伟达在高端GPU市场占有绝对统治力,且此次专门为“悟空”定制了驱动,在中低端GPU根本无法适配“悟空”的背景下,英伟达几乎垄断了“悟空”创造的高端GPU市场份额。在其中不难发现,相关CPU和GPU芯片研发生产机构和供货商几乎均都来自国外,国产CPU和GPU此次均无缘接住这波“泼天流量”。
CPU和GPU是形成算力的主要电子装备,CPU和GPU构成的“悟空”运行门槛,实际上就是算力门槛。算力对于大家来说也许还是个陌生概念,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资源,号称人工智能的发动机。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席卷改造众多产业的当下,人工智能被视为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新质生产力,而研发人工智能的前提就是要拥有足够量的算力支撑。然而“悟空”反映出,在算力方面,我们的相关产业存在明显短板,CPU和GPU的研发制造,与英特尔、英伟达等国外厂商仍有较大的技术和产品差距。
数字时代,算力将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核心竞争力。算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竞争力,也将是人工智能引领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瓶颈所在。所以加强算力上游基础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实现富余算力的自由租用,应成为我们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上述隐忧,也决定着前无古人的“悟空”是否还能后有来者。在单机游戏国际市场上,同样品质的3A游戏还有很多,但目前国产的尚且仅有“悟空”。国产单机游戏一直难以成为国内游戏业的主流,除了盈利能力与其他类型游戏相比存在劣势,关键还在于单机游戏开发终端设备和软件引擎没有完全国产化。比如,可用于游戏开发的高端游戏显卡RTX 4090,虽然在“悟空”上市后搜索量增长230%,却无法在国内官方商城买到,原因就在于该显卡去年已被列入某大国技术禁运的限制列表。
此情此景,像极了过去我国制造业缺乏自主研发的工业母机所面临的尴尬。一款游戏尽管能设计出完美的方案,但是由于开发终端设备和引擎的“掣肘”,难以在开发效果和产品创新上取得突破和获得独立产权,游戏开发企业难以形成技术“护城河”,通常会造成产品生命周期过短、市场易受竞争挤压、被上游设备供应商“卡脖子”等局面。
一款游戏的命运,受制于背后庞大的高科技产业群。应用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借助“悟空”掀起的这波科创热浪,更大力度推动原始创新、自主研发和中国“智”造,也许比“悟空”获得更多赞誉,更值得我们期待。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