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边疆党旗红】三代牧民护边员:守好边疆安宁,护好绿水青山

中国经济网呼伦贝尔8月28日讯(记者 何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贝尔嘎查,中蒙界湖贝尔湖西北岸500米处,一座院落里并排坐落着三座蒙古包,这是 “北疆红色堡垒户”、牧民哨兵图门的家。图门的爷爷、父亲都曾居住在这里。三代牧民护边员都曾在这里守护着呼伦贝尔草原,守护着祖国的边境。

接力护边 守卫北疆

图门的祖父是当时最早的一批护边员,当时中蒙边界的巡边任务重,他主动承担起护边任务。图门的父母也从正值年华开始了艰辛困苦的守边生活。受祖父和父母的影响,刚满18岁的图门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199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后,放弃在市区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草原,从年迈的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家中第三代护边员。

为完成好护边任务,图门在家门前搭建了瞭望,时常拿望远镜观察边情。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每天巡逻是牧民护边员的日常工作之一。几十年的认真巡边,让图门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看草原就知道有没有陌生人来过”。在他的勤恳守边下,多次救助了被边境铁丝网缠住的迷路牛羊,多次向公安部门及时报告他人偷采草药,多次协助公安部门抓获不法分子。在他的守护下,边境线上的呼伦贝尔草原安宁祥和,牧民们团结和谐。

“我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边,这也是祖父和父亲交给我最重要的任务。”图门说。

牧民与边境派出所共同护边。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在图门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牧民主动申请加入护边员队伍。如今,在呼伦贝尔边境辖区,牧民与边防官兵、边境派出所守望相助,筑起坚固的边防线。

帮扶强边 富民兴边

图门和他的妻子都是共产党员,2017年,图门家被委评选为“北疆红色堡垒户”,积极配合党组织做好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工作。

图门的付出为他赢得众多荣誉。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摄

如何发挥“北疆红色堡垒户”的作用?“组织周边牧民进行学习,宣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调动周边贫困牧民积极性,鼓励他们发展产业,带动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图们说。

这几年,图门一家帮助服务辐射7个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代养羊,为周边辐射户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基础,有力带动了他们增收脱贫。

他还带领嘎查牧民组建合作社,在集约化、现代化、生态化养殖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带领牧民致富的带头人、领路者。

图门经常骑着摩托车巡边。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欣

从石头路走到柏油路,从骑骆驼、马儿巡边,到骑摩托车巡边……图门的护边之路走了许多年,他把父辈们守边护边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党组织信任的‘红色堡垒户’,我会守好边疆安宁,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服务好家乡广大牧民群众,带领大家过上幸福生活!”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