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泰兴借力“最强大脑”促成“才富”集聚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顾宁领衔的长三角医学先进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是长三角国创中心在生物医药领域布局的唯一一家技术创新中心,也是成功落地泰兴的又一个院士团队项目。该中心计划培养引进全职高层次人才17位以上,团队成员达到100人以上,衍生孵化企业25家以上,有力推动泰兴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泰兴通过“以才引才、以才荐才”方式,先后引进18名院士,集聚48名国家级人才、上万名各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18名院士带领团队和项目的加盟,见证了泰兴借力“最强大脑”发展“院士经济”的生动实践,也催生了泰兴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才富”集聚效应。

作为曾经的“苏中第一县”,泰兴步入新发展阶段后,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攻关的迫切需求,但存在科研力量不强、科研基础不佳的“先天不足”,如何破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泰兴市委书记张坤表示,近年来,泰兴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号工程”,以“院士经济”破题,借智突破瓶颈、借力转化孵育、借势引领发展,创新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连续4年获评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去年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

记者采访了解到,泰兴不是盲目追院士,也不是搞花架子,而是找准产业与院士间“点对点”的联接点、突破口,实现产业创新与城市发展的双向融合。张坤表示,泰兴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院士的青睐,有主动谋划、全力争取的因素,但归根结底在于产业特色鲜明、应用场景丰富、配套能力强劲。泰兴“精细化工”做到了“全国第一”,仅泰兴经济开发区就拥有“世界500强、化工50强”投资企业19家,形成规模近千亿元的氯碱、烯烃产业链,成为发展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的首选优选园区。

“泰兴经济开发区的链式发展,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我们的新材料项目首选泰兴落户。”夏禾科技江苏公司总经理刘仁茂介绍,夏禾科技总投资10.5亿元,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亚栋主导设计的科创型、引领型项目,主产品为新型OLED有机发光半导体材料,不仅能打破国际垄断,而且有利于推动OLED显示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垂直整合和集聚发展,做强做特泰兴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高端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支撑,随着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中工高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的建成,泰兴打通了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路径。泰兴新材料研究中心成功孵化出新型材料项目,打破“卡脖子”技术壁垒,高端产品每克售价达到1万元,可实现年销售50亿元。目前,泰兴化工等支柱产业正加快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将有更多产品实现从“按吨卖”到“按斤卖”再到“按克卖”的蝶变升级。

高端前沿项目虽然含金量高、含新量高,但往往具有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征。在泰兴,“耐心”让科技创新拥有了稳定预期和试错空间。得益于泰兴市出台的地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拨投结合管理办法,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邱仁辉领衔的维吉特新材料科技(泰州)项目前不久落地。泰兴市设立5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对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创新项目予以支持,既解决技术早期“市场失灵”和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缺乏“容错机制”问题,又促使团队在资金使用上“斤斤计较”,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实现科技创新、技术突破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深化地方与院士合作,不仅要给足空间和舞台,还要给足耐心和时间,才能真正实现长期合作、良好合作。”泰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俊表示,泰兴强化顶端人才顶级支持,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落户创业并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的院士等顶端人才,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最大力度支持,用真金白银彰显真心实意。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