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北京时间9月1日,在巴黎残奥会乒乓球女双10级决赛中,中国组合谷晓丹/潘嘉敏3比1战胜塞尔维亚组合获得冠军。其中,谷晓丹来自江苏苏州,这也是江苏运动员在本届残奥会上获得的第三枚金牌。

小将谷晓丹出生于常熟市董浜镇,现为苏州炽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员工。2012年,谷晓丹入选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除了运动员身份,她还是一名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的学生。
谷晓丹小时候因车祸导致残疾,虽然命运多舛,但谷晓丹不愿意向厄运低头。读小学时,学校和其父母沟通后,一致决定送她去进行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希望能够帮助她找到人生价值。
2012年,在苏州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谷晓丹一举夺得女子乒乓球下肢组第一名。入选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后,因为发球姿势不标准,她花了很长时间重复训练单一的发球动作。那个过程是枯燥且无趣的,但她没想过放弃,每天重复训练六七个小时,周六周日也会去训练场进行发球姿势的高强度训练。由于长时间的摩擦,谷晓丹的手上长满了厚厚的老茧,这也是见证她成长的“勋章”。由于坐姿快速发球接球,胸口长时间摩擦桌沿,谷晓丹胸骨皮肤都擦出了血。
残疾人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残疾程度进行分级,谷晓丹分在TT4级,这个级别属于坐姿组,打球时,右手持拍的她要想在球场上活动自如,全靠左手操控轮椅。从看见球在球台上弹起来到作出反应,反应时间不到0.02秒,在这么快时间里移动身体,左手就得使出全力把身体拽过来。训练中的苦与累在赛场上化成了笑与泪。2013年,谷晓丹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亚洲青年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银牌。那是她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国比赛。
2021年东京残奥会上,谷晓丹夺得人生中第一枚宝贵的残奥会铜牌。一路披荆斩棘走来,谷晓丹在不断历练中成长。虽与轮椅为伴,虽然取得的每一个成功都比普通人来得艰难,但谷晓丹从未放弃,书写了别样的美丽青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悦
图片、视频来自江苏省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