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阴市4名退役军人通过考核正式走上教师岗位,成为全省首批上岗的“兵教师”。他们除了教授文化课目,还承担国防、军训、体育等科目教学任务,把爱国主义思想和军人优良作风融入教学,必将给校园带来更多的新气象。
退役军人历经几年的军营锻炼,普遍具有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的优秀品质,而且,不少退役军人是科班出身,是有文化、有素质、有体能的复合型人才。两年前,退役军人事务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意见》,鼓励退役军人进入校园担任“兵教师”,引起社会广为关注。从上海等地的实践来看,“兵教师”走上教师岗位后,其政治坚定、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优良作风对学生影响很大,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兵教师”上的体育课既妙趣横生,又能锻炼孩子体能,“兵教师”拍摄的国安小视频,丰富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兵教师”将阳刚之气和艰苦奋斗精神带给中小学生,不仅为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也为退役军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当然,军人与教师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职业,欲让“兵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教师,还需多方发力。有关高校不妨设立专门学院,对有志于从教的退役军人实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育出更多的适应中小学、幼儿园教学需要的“兵教师”。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兵教师”的选拔、考核、聘用机制,确保选拔的“兵教师”具备任教潜质。有关方面要加强对“兵教师”的专业培训与指导,确保“兵教师”在专业技能和国防素养方面都得到全面提升。广大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兵教师”对孩子阳刚之气的教育和培养,从而让孩子勇敢坚毅,抗挫抗压能力越来越强。
(孟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