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为啥今年台风生成及登陆个数均偏少?与厄尔尼诺有关吗?

针对台风“摩羯”的强度以及影响范围,昨天(9月3日),中国气象局启动了台风四级应急响应。那么,相较常年,今年的台风偏多还是偏少?进入九月,秋季台风的情况又是怎样发展的?让我们通过1949年以来的气象统计数据来分析一下。

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1949年至202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台风2005个,年均27个,总体呈减少趋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风生成个数明显减少。

其中,生成台风个数最多的一年为1967年,共有40个台风生成。生成台风最少的年份是1998年和2010年,均仅有14个台风生成。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台风登陆或影响我国。

今年生成台风和登陆台风的个数均偏少

今年以来,截至9月3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1个台风生成,与常年同期平均13.87个相比偏少了2.87个;已有3个台风(“马力斯”“派比安”“格美”)在我国登陆,与常年同期平均(5.07个)相比偏少2.07个。登陆我国的三个台风平均极值强度为28米/秒(10级),较常年同期(12级)明显偏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台风进入活跃期,共有6个台风“扎堆”生成,但均未登陆我国。究其原因:

1. 气候背景不利于台风活跃。作为厄尔尼诺次年,今年厄尔尼诺逐渐转为中性状态,台风生成频数偏少与厄尔尼诺活动的滞后效应影响有关。在厄尔尼诺及其次年,通常西太平洋热带洋面垂直风切变增大和西南季风偏弱,抑制热带对流发展,不利于台风生成和发展。

2. 天气尺度环流条件受限。西北太平洋生成台风最有利的背景形势是热带东风与赤道西风或西南季风共同作用形成的季风辐合带。由于近期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位置偏西,南海及菲律宾以东洋面受到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不利于热带对流活动的发展和台风的生成。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