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连页角都要包?别让包书皮成为新包袱

学生开学了,家长迎来一项“大工程”——包书皮。不少家长吐槽,学校要求课本、作业本、练习册都要包书皮,甚至页角都要贴透明胶带。据报道,大部分学校都建议给新书包书皮,不同学校的要求还不一样。书皮有大小不同的规格,每个年级又有相应的尺寸,有的老师还有特殊要求。不少家长跑了好几趟文具店,被不同尺寸搞晕了。

为了避免书本在翻阅过程中磨损、脏污等,包书皮不失为一种好的保护方式。让孩子包书皮,不仅锻炼动手能力,也能加深他们对书本的爱惜之情。但近年来,包书皮越来越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包袱。比如可以包变成了必须包,颜色大小样式统统得按要求来;不仅课本包,作业本也要包。即便学校没有强制要求,但既然是老师建议,家长也就不能不配合。

“折叠、裁剪、粘贴、压边……一不小心书皮中间留下气泡还需要返工”,像这样复杂的工序孩子很难完成,包书皮的任务最终都得包在家长身上。据报道,有的家长“挑灯夜战”,新学期给孩子包了40本书皮。这么多书皮,花钱不说,因为不同年级对尺寸大小等要求不同,还难以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老师把颜色、尺寸甚至材质都要求得明明白白,整齐划一包书皮,本质上是形式主义的体现。其实,孩子书本有些破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书皮包不包、怎么包,本该由家长和学生自行决定。很多家长都有用旧报纸、旧挂历等给课本“穿新衣”的经历,旧物利用包书皮,既节省费用,也能发挥个性。这几年每到开学时间,各种代包书皮的业务都会生意火爆。包书皮变成了买书皮,甚至变成了“外包”,不仅丢失了孩子动手包书皮的传统,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牵扯了家长的精力。据报道,有家长称,“老师说这些作业本都是要评比检查的,破破烂烂的肯定不行”。为了应付检查、参与评比,更是让书皮披上了一层形式主义之皮。

书皮只是一片薄薄的“外衣”,不该承载那么多额外的重量。相较于在书皮整齐划一上下功夫,老师不如多想想教孩子怎么跟书本友好相处,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爱惜书本。每个孩子在书本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思考痕迹,就算书本读破了又有何妨?

包书皮不该成为孩子和家长的新包袱。为孩子减负,包书皮这个“负”也该减减了。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