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引市街:曾为扬州金融中心

引市街是扬州老城区的一条南北向古街,南至南河下,北与炭箕作相交,宽约3米至4米,呈L形走向。相传诗仙李白曾在此逗留,因而得名李官人巷,后到了清代改名为引市街。

古运河成就了扬州城的发展。清代,漕运达到空前繁荣,扬州成为全国的盐运中心,引市街默默见证着扬州盐业的兴衰。

明清时期,南河下是盐商聚居之地,引市街紧靠南河下,是扬州盐商进行盐引(盐商经营食盐的票据凭证)交易的场所,是当时扬州的金融中心。

“引市”指的就是买卖“盐引”的市场。“盐引”既是食盐装运计量单位(一引合400斤),又是盐商贩运食盐的专利凭证。当时,这种凭证需要用钱买,于是就有人炒卖,这条街附近盐商集居,客户多,就形成了固定的市场,犹如今天的金融一条街或股票市场一样。盐引作为有价证券在市场流通,久而久之,这条街便被称为了引市街。相传,当时引市街繁华喧闹,市场上的交易行情甚至随时影响着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食盐价格的起伏涨落。因此,这里曾被称为“扬州的华尔街”。

引市街上的方尔咸故居

此后数年,受盐务改革、兵荒马乱等影响,引市街留下了一段段令人唏嘘的过往。1918年,扬圩公路开通,在古运河南岸建起了扬州汽车站;1923年,正对汽车站北岸的引市街南巷口的城墙上又开辟了一个城门——福运门,引市街又成了车水马龙的热闹地区。一家五洲旅社,自1935年开业以来,至今仍在经营。

如今,引市街的景致还颇具扬州老街老巷的遗韵。老街上的盐商故居比比皆是,如徽州盐商巴慰祖、巴源绶的宅第巴总门,廖氏盐商大宅,方尔咸故居等等,在静静诉说着老街曾经的辉煌。

文字:白雪

图片:扬州市广陵区地方志办公室

设计:郑玲玲

翻译:卫鑫

鸣谢:扬州市广陵区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