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点球|0比7,一场“迟到”的惨败

北京时间9月5日晚,国足在世预赛18强赛的第一场比赛就遭遇当头一棒。此役对阵日本,国足以0比7的比分惨败,创造了双方历史交手的分差纪录。

悬殊的比分乍一看确实让人错愕,但这也正是双方实力对比的直观体现——这支日本队球员的身价是国足的30倍,平均年龄比国足年轻两岁;超过三分之二的日本队员都在欧洲联赛甚至是豪门球队效力,反观国足,此数字为零。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临场技战术发挥和“精神气”影响微乎其微,输球理所当然,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个月前,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上夺下40枚金牌,刷新了海外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记录,让国人扬眉吐气;国足这次的失败,再一次让球迷刻骨铭心。人们再次想起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中国14亿人,却挑不出11个会踢球的?

破题的关键恰恰就在题面里。当前中国足球并不是在14亿人的范围内选材。换言之,大众对足球这项运动的参与度并不高。

一些相对小众的项目如跳水、举重,全国范围内选拔少量精英运动员训练,便足以在国际赛场取得佳绩;但足球的竞争激烈程度是一般项目难以望其项背的。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覆盖了数十亿的受众,在全球体育市场的占比超过50%,高度市场化。同时,足球又是一个复杂的团队竞技运动,人才选拔并没有单一的指标,成材率极低。因此,传统的体工大队训练和举国选拔模式并不适用。足球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大众参与和商业联赛运作:广泛民众参与促进职业球员选拔,优秀职业球员提升联赛质量,高水平联赛进一步推动群众参与,等等,以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日本足球近30年的崛起,就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青训和对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重视。反观我国,大众参与不足正是足球运动的薄弱之处,2023年我国每万人平均拥有足球场不到0.9个。而涉及足球人才选拔的青少年,则更加不足。数据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不足比例在80%~89%之间,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更达到了52.7%,位居世界第一。许多有着非凡足球天赋的孩子,可能并没有接触足球的机会,有限的足球人口,自然不足以支撑一支有竞争力的国家队。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其实我国并不缺乏热爱足球、热爱体育的种子,近些年大火的贵州“村超”就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场场爆满的当地观众、积极参与的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说明了人们对足球、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不低,关键在于如何将这种热情发挥出来、组织起来,或许这才是中国足球的救赎之道。

(朱陈铮)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